石破茂:决不能让广岛、长崎的悲剧再度发生

2025-08-09 11:37  长江新闻号

8月6日是日本广岛遭到美国原子弹轰炸80周年的纪念日。按照惯例,日本首相石破茂出席了相关的纪念活动。然而,就在这个本应反思历史的时刻,石破茂却一再回避历史真相。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小算盘?一直以来,日本一边把自己描绘成原子弹轰炸的"受害者",另一边又在加速寻求所谓的"核共享",妄图强化美国提供的核保护伞。日本在核问题上的双标行径,又将给地区局势带来怎样的危害?

广岛核爆80年

石破茂重申"无核世界"

当地时间8月6日,日本广岛县广岛市举行遭原子弹轰炸80年纪念仪式。日本首相石破茂依照惯例出席活动并致辞。从各方的报道来看,石破茂在纪念活动上的讲话,基本延续了日本政府过去的立场,声称决不能让广岛、长崎的悲剧再度发生。许多媒体注意到,石破茂特别强调,日本将坚持"无核三原则",并且援引了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所谓"构建无核世界"的言论。历史资料显示,1945年8月6日,美国在广岛投下原子弹,造成14万人死亡。三天后,第二颗原子弹在长崎投下,造成7万人死亡。在内外交困之下,日本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日本谋求"核共享"

加剧核扩散风险

自二战结束以来,日本片面地将自己描绘成原子弹轰炸的所谓"受害者",对遭受轰炸的真正原因,以及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忽略不提。在此基础上,日本一些政客还装模作样提出所谓"构建无核世界"的论调,妄图在国际社会摆姿态、做样子,博取舆论同情。值得警惕的是,日本政客一边在口头上声称所谓的"无核世界",另一边却在用实际行动,妄图与美国进行所谓的"核共享",甚至谋求"自主拥核"。

今年6 月,美日双方再次举行 "延伸威慑磋商",日方人员获许参观可搭载核武器的B-52战略轰炸机基地,并进行假设使用核武器的桌上演习。这一系列动作,正在形成连贯的政策链条,逐步突破日本战后形成的"无核三原则"框架。去年12月,日美两国政府首次制定了所谓的"延伸威慑"指导方针,允许美国以包含核武器在内的武力参与日本防卫。针对日美两国推动"延伸威慑"的相关议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此前回应称,所谓的"延伸威慑"是冷战产物,美日强化核威慑合作,将刺激地区紧张局势,加剧核扩散与核冲突风险。

资料图

如何看待日本在核问题上说一套做一套?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专家杨丹志接受《长江新闻号》采访并表示,日本作为二战期间的侵略者,给亚洲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伤害。然而,日本却经常以一种受害者的身份出现;在核问题上,它还希望美国在日本周边部署一些战略资产,包括核武器。日本方面这种两面性的展现,实际上表明:其并未对过去侵略战争的历史做出深刻反省。

日本战败80年

石破茂将发表"个人见解"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对于日本来说,则是战败80年的重要节点。1995年8月15日,日本时任首相村山富市,在日本战败50年时发表了"村山谈话",首次明确承认日本殖民统治与侵略,进行反省与道歉。自那以后,日本时任首相小泉纯一郎和时任首相安倍晋三,分别在日本战败50年、战败60年、战败70年的重要节点上,以内阁决议的方式发表讲话,阐述日本对于二战历史的看法。

然而,在今年的8月15日来临之际,石破茂罕见对外宣称,他可能不会在8月15日就历史问题发表谈话。这意味着,石破茂将终结日本政坛坚持了几十年的政治惯例。对于石破茂的这一惊人举动,日本政坛内部出现强烈的反对声浪,许多人认为,石破茂如果不在8月15日就历史问题发表讲话,将会影响日本政坛乃至社会民间对于二战历史的看法。8月5日,在外界舆论的强大压力下,石破茂又改口称,他不会以内阁决议的方式发表讲话,但是可能以书面方式发表个人见解。

石破茂打破历史惯例,究竟在回避什么?杨丹志指出,迫于日本国内的政治压力,且为避免引发国内撕裂、政坛稳定失衡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相关方面需要采取极为低调的处理方式。所以我们看到,石破茂试图平衡这二者的关系:虽然不能以官方形式发布文件,但以个人身份发表讲话 -- 这在日本近几十年的历史上还是比较少见的,甚至可以说是日本在相关问题上的一个严重倒退。

选战失利

石破茂面临执政危机

舆论认为,石破茂这一罕见决定,或与日本执政联盟在参议院选举中遭遇"历史性惨败"有关。7月21日,日本第27届参议院选举结果公布,自民党与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仅拿下47席。加上75个非改选议席,目前执政联盟在参议院控制的席位数仅为122个,没有达到参议院席位数的半数。加上去年在众议院选举中失利,日本执政联盟如今在参众两院都沦为"少数派"。这也是自民党1955年成立以来,首次陷入如此境地。

一时间,日本朝野上下要求首相石破茂辞职的声音迅速蔓延,从自民党总部到地方支部联合会,从政府官僚到社交平台网友,"倒石破"浪潮汹涌。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内部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如果首相发表个人见解,"反石破"的势力可能会以此为借口进一步"逼宫",从而令政府陷入存亡危机。

如何看待目前石破茂政府面临的重重危机?杨丹志表示,在内政方面,石破茂的治理乏善可陈,既提不出改善民生的有效办法,也拿不出提振经济的得力措施。外交领域,日本在与美国的关税战谈判中,实际并未取得预期成果。由于在内政外交上都束手乏术,对石破茂而言,若不能在这两方面实现重大起色与突破,其下台的风险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