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500%关税!中美谈判结束,美国发出威胁,不许中方做一件事,中方回应不留情面
2025年的夏天,全球贸易舞台上演了一出令人瞠目的戏码。就在中美双方经贸代表在斯德哥尔摩握手言欢,宣布延长"关税休战"90天后,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突然对中国发出赤裸裸的威胁:要么停止购买俄罗斯和伊朗石油,要么面临关税。
这种翻脸比翻书还快的操作,实在是离谱。而中国外交部的回应更是干脆利落--"关税战没有赢家",直接把华盛顿的算盘掀了个底朝天。
这场看似突然的关税威胁,实则酝酿已久。根据美国参议院披露的文件,共和党议员林赛·格雷厄姆早在此前就提出了相关法案,要求对任何从俄罗斯购买能源的国家实施500%的进口关税。这位以反俄著称的政客在6月底接受采访时得意洋洋地宣布,该法案已经获得84位参议员联署,其中包括相当数量的民主党人。格雷厄姆还不忘炫耀他与特朗普打高尔夫时获得的"总统背书",声称特朗普明确表示"是时候推进这个法案了"。
特朗普(资料图)
但细究起来,美国的这套操作充满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双重标准。就在格雷厄姆高调宣扬要制裁"普京冲突机器支持者"的同时,美国自己的石油公司正在欧洲市场疯狂填补伊朗原油退出后的空白。
中国在这场博弈中展现出的定力令人印象深刻。面对美方来势汹汹的关税大棒,中方早已经准备好必要的反制措施。这绝非虚张声势--2025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飙升,且基本实现了人民币结算。更关键的是,中国对美出口依赖度已经降至14%,芯片自给率突破,这意味着美国关税武器的杀伤力大不如前。
美国内部对这场豪赌的分歧同样不容忽视。虽然格雷厄姆的法案在参议院获得两党支持,但特朗普政府内部显然有不同的盘算。6月中旬,特朗普本人还表示要"暂缓对俄制裁"以推动和谈,国务卿鲁比奥也明确反对欧盟强化制裁的请求。这种前后矛盾的态度,暴露出美国在能源战略上的深层困境:既想维持对伊朗的强硬立场,又舍不得中国这个曾经的能源大买家。据行业测算,2025年美国页岩油企业因中国转向俄伊石油已经损失超过50亿美元。
所谓500%关税更多是格雷厄姆个人的政治表演,各方不可能受其讹诈而损害与其他国家的传统合作。事实上,中俄伊三国已经建立起绕过美元的能源交易网络,人民币结算占比更是飙升。这种"去美元化"进程正在动摇美国经济霸权的根基,也解释了为何华盛顿会如此歇斯底里。
特朗普(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