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港交所发布公告,2025年8月25日上午9时起,中国恒大的上市地位将被取消。一艘航行了16年的巨轮终于将沉入海底。
2024年1月29日,香港法院对恒大说出"enough is enough"时,这艘地产巨轮就已经逐渐沉没,购房者、供应商、债权人都在焦急等待。但鲜为人知的是,有一群人将最先从恒大庞大的残余资产中分得一杯羹--清盘人。
恒大倒下这天,安迈顾问的黄咏诗可能是香港最忙碌的人之一。
这位在企业重组领域摸爬滚打20年的女强人,刚刚接手了港股历史上最大的清盘案。摆在她面前的,是一个负债2.4万亿、30万套房子未交付的烂摊子。
但对黄咏诗和她的团队来说,这或许是职业生涯中最大的一单生意。
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是:根据香港破产法,清盘人的费用将从恒大剩余资产中"优先扣除"--甚至会排在员工和供应商之前。
这看起来很不公平,债权人们的钱可能一分都拿不回来,但清盘人却旱涝保收。
这正是清盘行业的悖论:企业越惨,清盘人越赚。在香港167家被强制退市的公司中,超过30%是房企。几乎每一家倒下的公司背后,都有清盘人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