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6日下午,美军"尼米兹"号航母在南海海域半小时内接连损失两架舰载机,其中一架是MH-60R"海鹰"直升机和另一架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双双坠海。虽然5名机组人员全部获救,但两架价值超过2亿美元的军机残骸至今仍沉睡在南海海底。

事故发生近一个月后,打捞工作才刚刚进入实质阶段,其缓慢的进展速度让外界充满疑问。这背后,既有深海打捞的技术难题,也有地缘政治的复杂考量,更暴露出美军在远洋打捞能力上的短板。
11月20日,距离坠机事件发生已经过去整整25天,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发言人才首次公开确认:打捞工作正在进行中。隶属于军事海运司令部的专业打捞船已抵达南海事发海域,正在开展作业。根据美军透露的信息,执行此次打捞任务的是USNS Salvor号打捞船,这艘船专门负责打捞坠毁的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和MH-60R"海鹰"直升机残骸。

然而,除了确认打捞船已经到位,美国海军对其他细节讳莫如深。发言人明确表示,出于作战安全考虑,美海军不会透露打捞船的具体位置,也未公布坠机的确切地点。更关键的是,美方既没有说明是否已经成功定位或打捞到残骸,也未透露打捞或销毁工作的预计完成时间。这种高度保密的态度,一方面是出于对敏感军事技术外泄的担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打捞工作可能面临的巨大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