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2架战机掉进南海还能捞上来吗?为何打捞进展如此缓慢?(2)

2025-11-27 13:35  头条

从时间线来看,从10月26日坠机到11月20日打捞船抵达现场,中间足足间隔了25天。这个速度与2022年F-35C隐身战机在南海坠毁时的打捞节奏相当--当时前美国太平洋司令部情报主任卡尔·舒斯特预测打捞船需要10到15天才能抵达现场,最终美军用了近4个月时间才将残骸从约3780米深的海底打捞上来。历史似乎正在重演,这次双机坠毁的打捞工作,很可能同样要持续到2026年初甚至更久。

为什么美军打捞船需要这么长时间才能抵达现场?答案很简单,就是距离太远,而且没有就近的专业打捞力量。美军专业深海打捞船通常部署在关岛、夏威夷或美国西海岸,距离南海事发海域少则数千公里,多则上万公里。USNS Salvor号这样的打捞船最高航速只有15节左右,即便全速航行,从关岛赶到南海也需要一周以上,从夏威夷出发则要两周甚至更久。

更麻烦的是,打捞船不能像战斗舰艇那样轻装快跑。这些船只搭载着大量精密的深海探测设备、遥控潜器、打捞器具以及技术人员,航行时必须考虑海况、补给、护航等多重因素。在这十几二十天的等待期内,南海复杂多变的季风气候可能带来强风大浪,战机残骸极易被海流冲散、深埋海底淤泥,甚至漂移至更深海域。每一天的延误,都意味着后续定位和回收难度的指数级增长。

南海的海洋环境本身就极为复杂。这片海域平均水深超过1200米,部分深海盆地深度达到5000米以上。海底地形起伏剧烈,既有陡峭的海沟,也有复杂的海底山脉和沉积平原。强劲的洋流会将残骸推向未知方向,而浑浊的海水和频繁的台风更是给打捞作业雪上加霜。坠机发生时正值秋冬季节交替,南海北部海域风浪较大,这无疑进一步增加了打捞难度。

即使打捞船顺利抵达现场、海况也足够理想,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深海打捞绝非简单的"下去捞上来",而是一项系统性的高技术工程。整个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定位、评估、捞取、回收,每个阶段都充满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