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许多农村地区流传着"土地要重分"的消息,引起部分农民担忧。事实上,根据国家政策和农业农村部的明确表态,2027年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土地不会打乱重分,而是保持稳定并再延长30年承包期。
01 政策核心:稳定长久不变
第二轮土地承包大多从1997-1999年开始,30年期限将于2027年到期。这涉及近6亿农民和14.68亿亩承包地。
政策的核心是"稳定长久"。国家明确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直接延长30年,从2027年到2057年,绝大多数农户的原有承包地保持稳定。
农业农村部郑重声明:"任何打'公平'幌子重分的,违法!"这一政策旨在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业持续发展。
02 具体实施:延包工作有序推进
各地正在试点延包具体工作。例如江苏钟楼区采用了"八步工作法":成立机构、摸底核实、制定方案、开展调查、审核公示、签订合同、完善证书、资料归档。
延包以户为单位确定对象。只要工作启动时点上,农户家庭成员中有1人及以上为所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就作为延包农户。
对于承包地块实地测量多出的土地,在农户承包地原四至范围内的,据实延包给原承包农户。
03 农民权益:多元化保障机制
进城农户的权益得到保障。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农户进城落户的条件。全国有4831.5万户农民选择流转土地,总流转面积达5.67亿亩。
妇女土地权益受到特殊保护。婚出(进)妇女(男子)可以选择一方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共有人;离婚妇女(入赘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也得到明确保障。
对于无地少地农户(全国1780万户,占4.3%),政策不是简单"重分",而是通过流转市场调节、村集体分收益、培训转岗等方式解决。
04 例外情形:土地调整的特殊情况
在整户消亡(承包户家庭成员全部去世)的情况下,村集体可依法收回承包地并重新发包。
农民自愿有偿退出承包权,或土地因征收、流转等用途变化被收回。
因自然灾害导致承包地受损,经村民三分之二同意并报批后,可进行局部调整。
05 未来农业:规模化经营成趋势
土地流转市场正在蓬勃发展。全国已有4831.5万户农户参与土地流转,流转面积达5.67亿亩。
单干模式每亩产值不到2400元,而规模经营能达到3800元,效益差近一半。各地创新模式层出不穷:浙江安吉的土地入股年增收8760元;四川郫都区"土地银行"盘活3.7万亩撂荒地。
数字技术也在赋能传统农业。37.6%的规模户使用了卫星遥感技术,土地效率提高了31.8%;绿色耕作成新宠,秸秆还田、生态循环模式日益普及。
到2030年,土地流转面积可能达到8亿亩。未来的农田里,卫星遥感、智能监测、生态循环技术将成为标配。
土地还是那块土地,但经营方式活了,收益渠道多了。湖南长沙刘师傅家3.5亩地,听说能延到2057年,抽烟的手都稳当了。
政策实际上是"稳承包、活经营、多增收",让农民有更多选择权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