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砖头、三次撞击、无数的刀子,26岁的陈某某提出离婚的第七日,被自己的大学校友杨某东以最残忍的手段刺杀致死。一段校园爱情,以最为残酷的方式落幕。
2024年3月8日,广东佛山26岁的女孩陈某某被丈夫杨某东从公司门口拖上车,从佛山到东莞90分钟的车程,成了她死亡之旅,离婚7天后,她被丈夫残忍杀害。
陈某某和杨某东原是大学校园情侣,他俩是福建农林大学,被认为是模范情侣。2021年5月28日,二人正式结婚,从此,他们便从大学校园情侣走向婚姻殿堂。
不过婚后生活并不幸福。被害人妹妹陈女士称"他之前就对我姐管控得很严,我姐去哪里他都要跟着去,或者不让我姐去。"
2024年3月1日,陈某某受不了丈夫的控制欲和家暴,正式提出离婚并搬离两人居住的房屋。陈某某曾向其父亲供述:杨某东威胁"不结婚就杀全家",甚至连领结婚证都是迫于威胁才签的。
从陈某某提出离婚,杨某东就做好了预谋,案发前一天"在平板电脑上搜索'丈夫杀死妻子后自杀后果'、'刀穿过心脏会死吗',以及'精神失常的人犯法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等问题"。
杨某东购买了头孢、白酒(未服用),又买了四把刀(菜刀和水果刀三把),放在车后备箱里,他称准备拿这些刀自杀。
3月8日13时许,杨某东以自杀相威胁,要求陈某某与其沟通离婚问题,随后驾驶小轿车搭载陈某某离开佛山,前往东莞大岭山镇。
当天16时30分,杨某东和陈某某因车内离婚争吵后,杨某某开始殴打陈某某,陈某某挣脱下车后,杨某东又捡起地上的砖头往陈某某头上砸了数下致使头部流血。
随后杨某东将被害人抱回车内后排座位。陈某某趁杨某某回驾驶位间隙再次下车呼救。
丧心病狂的杨某东又持车辆冲撞陈某某3次,被害人被撞后逃窜至附近的废品收购站一板房内躲藏。
杨某东追上板房内,拿起茶几上的水果刀捅刺陈某某颈部、胸腹部及四肢。创口主要集中为头面部、颈项部与胸腹部。
2025年7月30日,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认为,杨某东犯罪手段残忍,情节恶劣,后果严重,具有严重的人身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
但因本案系婚姻家庭纠纷引起,杨某东作案时是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鉴定为(患抑郁发作,作案期间处于发病期),其认罪态度较好,对杨某东不予立即执行。
据此,法院裁定:被告人杨某东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73382元。
被害人家属对一审判决非常不满。被害人陈女士家属向检察机关提出抗诉申请,但申请被驳回。
家属认为杨某东的作案手段过于残忍,要求处死凶手,判处死缓立即执行。
这起案件引发了对"精神病鉴定"在审判案件中的作用的质疑。案发前杨某东在法庭的旁听席上专门针对精神病人杀人的罪名、法律条文看了一下,令人怀疑其是否在有利用法律漏洞。
杨某东的母亲曾透露,2022年杨某东因失业压力大,害怕失去妻子,寄给了儿子一批治疗抑郁症的药--马来酸氟伏沙明片。
但是,药物并没有阻止悲剧的发生。在陈某某被残忍杀害的第二天,家人在平板电脑上进行了搜索,看到了那些触目惊心的记录。
法院判处死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抑郁发作",鉴定显示杨某东作案时处于发病期,具有限定刑事责任能力。
法律与情感的博弈:东莞中院一审判决杨某东死刑缓期二年。法院认为其犯罪手段特别残忍,但因婚姻家庭纠纷引起,因此对犯罪分子进行限制,其认罪态度良好,不适宜直接执行。
被害人家属无法接受这一判决。他们已申请抗诉但被驳回。这一案件引起了对于精神病鉴定参与司法判决的广泛关注。
一个搜索结果页面静静地显示着:"丈夫杀害妻子后自杀结果""精神失常人犯法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吗",这些冷冰冰的搜索词条定格了一个26岁女孩生命的最后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