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8月24日报道,俄罗斯国防部宣布,俄军在顿涅茨克地区发动了一次大规模集团打击,目标直指乌克兰武装部队在前线的临时部署点。
根据俄方通报,此次行动动用了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FAB‑500航空炸弹以及天竺葵无人机,对乌军的人员、装备、指挥和后勤设施实施了高密度、多轴协同攻击。
俄军称,此次突袭摧毁了4套多管火箭系统、3辆坦克、7辆战斗侦察车、22辆步兵战车、20辆机动车辆、4套电子战系统,以及1个弹药库、1个指挥所和10处人员掩体。
俄方还声称,乌军在这次打击中损失惨重,超过 600 名士兵阵亡,并公开了部分打击画面,以展示行动的精确性和压制力。
虽然乌克兰方面尚未对此做出正式回应,第三方机构也无法在短期内独立验证俄方提供的数据,但从行动规模和目标选择来看,这确实是近期顿涅茨克战线最猛烈的一次空袭之一,旨在迅速削弱乌军的前线防御能力,改变战场局势。
这次行动的显著特点是多种武器的联合使用,其中FAB‑500航空炸弹是造成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武器。
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主要用于远程精确打击硬目标,例如乌军指挥所、弹药库和通信枢纽,摧毁乌方的高价值战略节点。
而天竺葵无人机则在整个行动中承担多重任务:一方面,它可以进行战场侦察,实时传回乌军部署信息;另一方面,它也可能承担电子干扰与火力诱饵的角色,帮助导弹与炸弹形成突防优势。
真正造成乌军大量人员死亡的核心杀伤力量是FAB‑500高爆航空炸弹。
这种500公斤级的炸弹,弹头装药量接近200公斤,杀伤半径可达150至250米,若加装现代化制导套件,则可以在距离前线数十公里外释放,并精确命中目标区域。
在人员密集、掩体防护不足的临时营地环境中,一枚FAB‑500就足以造成数十甚至上百人伤亡,而俄军在本次行动中极有可能使用了多枚炸弹,因此一旦乌军在有限区域内高度集中,伤亡数字的确可能迅速攀升。
这种高爆炸弹的特点是爆震冲击与弹片杀伤叠加,对步兵集结区、车辆停放区、后勤补给点的毁灭性效果尤为显著,因此在这次行动中,极可能是实现团灭效果的决定性武器。
航空炸弹
选择在这个时间点、这个地点对乌军临时部署点实施突袭,俄军的意图非常明显。
顿涅茨克前线的局势长期处于胶着状态,乌军为了支撑前线防御,不得不在后方集中一定兵力、车辆和补给物资,而这些临时部署点在被侦察到后就成为俄军重点打击目标。
通过精确摧毁这些高密度的人员和装备集结区,俄军能够在短时间内显著削弱乌军的再部署能力,打乱其战术节奏。
从战略层面看,顿涅茨克是俄乌冲突中最关键的争夺区之一,该地区交通枢纽密集,任何一方控制补给线和运输节点,都会在战场上获得巨大优势。
通过一次高烈度的突袭,俄军既可以阻断乌军在该地区的补给与机动,又可以为后续地面进攻制造突破口。
此外,此次行动紧随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西方领导人会晤之后展开,明显带有政治信号意味:通过军事强硬行动向乌方及其支持者表明,俄方依然掌握战场主动权。
俄方的要求是乌克兰从顿涅茨克撤军,乌方则认为只要不撤走,俄军还得再打4年才能完全占领顿巴斯。
现在俄军就是要告诉乌克兰,不撤军会有什么后果。
普京
这次集团打击对顿涅茨克战局乃至俄乌冲突的走向将产生深远影响。
就顿涅茨克而言,乌军在失去大批人员、装备和后勤储备的情况下,防御体系将被迫收缩,不得不将更多资源用于稳固核心防线,而无法维持原有的前沿阵地。
这将为俄军后续推进提供更大操作空间。
从更广泛的俄乌冲突来看,这次行动体现了俄方加大空中与远程打击力度的趋势,特别是依靠高爆航空炸弹与战术导弹组合形成压制,可能会让乌军更依赖纵深分散部署和地下防护体系,从而改变战场形态。
这次打击也会影响未来的谈判格局。
俄方通过制造战场上的优势,在谈判中的立场势必更加强硬,乌克兰如果坚持拒绝俄方开出的条件,恐将遭受更加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