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诺贝尔和平奖的执念,正日复一日地加重。他曾明确表示,他之所以努力调停俄乌冲突,是为了死后上天堂。然而,特朗普没有想到,自己的诺贝尔和平奖美梦,竟遭到了乌克兰的无情阻挠。
据参考消息10月9日报道,450名乌克兰议员中,仅132人在投票中支持提名特朗普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乌克兰最高拉达的议事厅里,当电子计票屏定格在132这个数字时,在场的议员们都知道,这场持续数月的诺贝尔和平奖提名闹剧,终于落幕。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450名乌克兰议员中,仅有不到三成的人支持提名特朗普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可以看到,特朗普在乌克兰高层中相当不受待见。这个结果,与半年前白宫信誓旦旦宣称的"多国支持"形成了鲜明对比。
说来讽刺,就在投票前一天,特朗普还在白宫对记者们自信满满地说:"我们解决了七场战争,我们接近解决第八场战争。而且我认为我们最终会解决俄乌冲突。"
说到这里特朗普话锋一转,带着几分自嘲补充道:"但也许他们会找个理由不把奖颁给我。"这话现在听起来,简直像是给自己作出预言。
整件事的起因要追溯到今年6月,当时巴基斯坦政府突然在官方社交账号上宣布,正式推荐特朗普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理由是"他在近期印巴危机中果断的外交干预与关键领导作用"。
这个提名来得蹊跷。因为就在巴基斯坦发表声明的同一天,印度外交秘书唐勇胜就公开打脸,称印巴停火是"通过两国军方谈判实现的,并非由美方调停促成"。
莫迪政府还特别强调,印度"过去从未接受过调停,今后也绝不接受"。
更戏剧性的是,《纽约时报》后来爆料,特朗普曾在与印度总理莫迪的通话中,直接暗示希望对方也能像巴基斯坦一样提名自己。
报道描述莫迪对此"感到愤怒",并明确表示特朗普与停火毫无关系。知情人士透露,这场不愉快的通话导致两国领导人关系显著恶化,以至于后来特朗普四次试图与莫迪通电话均遭拒绝。
尽管遭遇印度的明确否认,白宫推动特朗普获诺奖的努力却从未停止。
特朗普"认为自己值得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并不会获得"。这种矛盾心理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白宫要如此卖力地在全球范围内为特朗普造势。
8月份,白宫曾发布一份声明,列举了包括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以色列、柬埔寨、加蓬、卢旺达与巴基斯坦等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领导人对特朗普获诺奖的支持。
声明写得冠冕堂皇,但细看之下,这些国家大多与美国有着特殊的战略关系或依赖美国的援助。
更引人注目的是,挪威媒体披露特朗普曾亲自致电北约前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讨论诺贝尔奖事宜。
虽然白宫后来证实了这通电话,却拒绝说明具体内容。这种欲盖弥彰的做法,反而坐实了特朗普团队在为诺奖进行政治运作的猜测。
事实上,在乌克兰议会投票之前,国际社会对特朗普获诺奖的质疑声就不绝于耳。
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6月22日就直言不讳地指出:"特朗普以和平缔造者总统的身份上台,却为美国挑起了一场新战争。"
梅德韦杰夫补充道:"凭借这样的'成功',特朗普不会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9月23日接受采访时更是绵里藏针地说:"如果美国总统特朗普真心想要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就应该推动结束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带的战争。"
这些话看似客气,实则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特朗普外交政策的矛盾之处,一边自诩和平缔造者,一边却是全球最大的武器出口国,在多个冲突地区扮演着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