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欧盟官僚程序的纰漏,导致欧洲人可能只能洗冷水澡。"据英国《金融时报》10月9日报道,欧盟一项饮用水规则将在2027年生效,但由于对热水器内胆至关重要的几种材料没有被列入欧盟的授权物质清单,欧盟居民可能面临洗不上热水澡的风险。
报道称,欧盟即将出台的饮用水指令旨在保护消费者并提高水质标准,但欧盟委员会似乎忽视了热水器内胆也装有可饮用水的事实,并没有将耐高温金属铪和锆列入授权物质清单。如果制造商不遵守授权物质清单,可能面临罚款等处罚。
欧洲家电游说团体Applia估计,如果铪和锆不被认定为可安全用于家庭用途,欧盟境内超过90%的热水器内胆将无法继续销售。
Applia总干事保罗·法尔乔尼(Paolo Falcioni)表示,铪元素已在搪瓷内胆中使用了数十年,"使用起来绝对安全"。他解释说,不在搪瓷中混合铪和锆,"将导致开裂,热水就不会热"。
法尔乔尼称,钢、铜等替代品的成本是铪的四到五倍,这些额外成本会转嫁给消费者,增加欧洲家庭的经济压力。
《金融时报》
法国供暖和通风公司雅地兰客集团(Groupe Atlantic)的法规事务经理杰罗姆·马特尔(Jérôme Martel)表示:"影响将非常巨大。"意大利热水器制造商阿里斯顿(Ariston)也提出了相同的担忧。
近年来,在能源价格上涨、美国关税以及中国竞争的背景下,欧洲公司一直呼吁欧盟委员会简化监管,认为现行规定只会加剧它们的困境。但法尔乔尼指出,欧盟现有法规条文很复杂,除非欧盟委员会深入关注行业问题,否则可能出现更多类似铪被排除在外的疏漏。
欧盟委员会表示,将由各成员国决定是否要通知委员会将铪列入授权清单,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成员国提出申请。《金融时报》称,欧盟成员国也可以在国家层面批准使用铪,但这种方式比欧盟层面的批准更耗时、成本更高。
欧盟委员会此前曾告知欧洲企业,它们可以申请毒理学评估以获得批准。但欧洲业界指出,这一流程同样耗时太长,在此期间企业将不得不对生产线进行代价高昂的调整。一名业内高管说:"与欧盟以外的竞争对手相比,这将使欧洲制造商处于严重的劣势。"
法尔乔尼警告称,热水器等领域的监管措施不明确,可能导致外国投资者远离欧洲,"有些公司愿意将生产迁至欧洲,但在这种缺乏确定性的情况下,它们可能不会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