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观察丨美政府关门进入第二周:博弈升级 僵局还会持续多久?
当地时间10月8日,美国参议院第六次就结束政府"停摆"而进行的短期拨款法案投票再次未获通过,政府关门进入第八天。
在过去一周的两党谈判中,既有白宫释放"可能不给休假员工自动补薪"的重磅信号,也有参议院两党在临时拨款方案上的一次次投票失败和互相指责,唯独没有双方互相妥协、达成一致的迹象。
目前,医保补贴是最核心的争执焦点。两党在预算压力和选票考量上的博弈交织在一起,使得这场"停摆"更像一场耗损游戏:看谁先承受不住民意和市场反扑。同时,公众也在质疑,"停摆"究竟还要持续多久?
CNN报道,参议院内形势紧张,临时拨款法案再次未获通过,政府关门进入第二周,双方陷入僵持。
最新进展
谈判没有"出路"
压力却在"续增"
目前为止,国会山并没有出现可行的跨党派谈判方案,参议院反复表决的两套临时拨款法案都被否决。共和党版本的方案主张先解开政府运转,但不给医保扩展续命;民主党版本则坚持将疫情时期加大的医保补贴延续到2026年甚至更久,但遭到共和党强硬派全面抵制。两党并没有切实谈判框架,更多是在比拼承受力而非磋商妥协。
与此同时,此次"停摆"还出现了不同以往的一个"爆点"--白宫暗示休假联邦雇员未必享有"自动补发工资"的保障,特朗普本人则称可能考虑削减部分政府项目和岗位,但这并非行政命令。这在过去历次"停摆"中几乎从未有过,打破了近几年"停摆"后"默认补发薪资"的预期,把压力直接转移到了国会山和雇员群体,导致博弈升级。
《华盛顿邮报》对此评论称,白宫此举"明显是希望通过工资悬而未决让国会议员更快感受到政治压力"。结果,此举立刻招来参议院共和党内温和派的异议,认为"仍应补发",担心士气与服务能力受损;而另一方面,民主党领导层也指责白宫把员工当谈判筹码,要求在临时拨款中明文锁定补发条款。
与国会争吵不休形成对比的,是这次"停摆"导致的次生伤害正在持续放大。自10月6日起,由于空管人员已在无薪状态下工作,导致人员短缺,美国联邦航空局8日称,仅10月6日和7日两天,48小时内就有波士顿、伯班克、芝加哥、丹佛、休斯敦、拉斯维加斯、纳什维尔、费城及凤凰城等多地机场报告因空管人手不足引发延误。同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九成以上员工休假,导致IPO审批与证券市场监管近乎"停摆"。CNBC援引市场分析师表示,如果证券交易委员会长时间无法履职,企业融资与IPO计划将全面受挫,这将反向推动商界向国会施压。
路透社报道,特朗普10月7日表示,由于政府持续"停摆",白宫计划取消一些政府项目,他将在未来几天公布裁员细节。
三个时间窗口
短期解局 中期拉锯 长期僵局
随着拉锯进入第二周,白宫、国会和市场都在开始重新衡量"停摆"的耐力值。主流分析大致存在三种结局可能,每一种背后都有不同倒逼机制。
第一种可能:快速止血 5至10天解决
华尔街和许多政策分析机构目前仍押注两党会短期妥协,因为数据和市场已经开始"报警"。目前,既定发布的一些经济数据已经搁浅,譬如原定10月10日发布的非农就业报告就很可能无法出炉,美联储即将进行的利率决策参考将出现数据盲区,陷入"瞎猜"。摩根大通在一份致客户备忘录中就警告:"如果就业数据缺席超过两周,美联储将失去关键参考,市场波动将急剧放大。"
同时,由于证券交易委员会已让九成员工休假,IPO和关键审批陷入停顿;航空运输也因空管无薪上岗、请假增多,航班延误激增,NBC援引航班追踪网站FlightAware的数据报道,仅10月6日和7日两天,全美延误航班就超过了9000架次,而8日仅是早间就已超过720架次。这些"停摆"造成的伤口都将形成市场倒逼,民意反弹,最终迫使两党尽快达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