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农工作怎么干?中央一号文件释放新信号(4)

2025-02-25 16:49  第一财经

多角度促进农民收入增长

提高农民收入既是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提升农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重要方面,也是保障农业生产发展和拉动内需的内在要求。

韩文秀在上述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119元,同比实际增长6.3%,城乡居民收入之比进一步缩小到2.34:1。

据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至少从四个方面为提升农民收入作出政策部署:一是健全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二是增强帮扶车间就业吸纳能力,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和收入;三是统筹建立农村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和低收入人口、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通过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等机制给予差异化支持;四是支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富民产业,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增收。

如何强农、惠农、富农?文件强调,要推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走深走实,健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

湖州师范学院"两山"理念研究院院长、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副理事长金佩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浙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基层农村的成功实践。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两次提及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可见其对于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在金佩华看来,"千万工程"充分发挥了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合力,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把改善村容村貌与发展生产、富裕农民有机结合,把村庄整治转变为开发利用乡村特色优质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的产村融合发展过程。如此,不仅持续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而且优化提升了乡村营商环境,拓展了富民兴村产业的发展空间。

公开数据显示,2003年至2022年的20年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9倍,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省区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一号文件还特别提到,要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对集体收入提硬性目标,严控集体经营风险和债务。

为何强调"不对集体收入提硬性目标"?李国祥表示,此前一些地方在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方面有层层加码的作风,比如某村提出一年集体收入达到10万元的目标,如果完不成指标就要求村干部引咎辞职,这滋生了弄虚作假等乱象。实际上,每个地方的情况各有不同,不适合对此作出硬性要求。

"发展农村经济的关键在于因地制宜,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一刀切。而是要在他地的成功经验中寻找共性,结合自身的个性再有针对性地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金佩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