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趋势讨论:条例实施以后,将给国内的房地产经济模式,带来哪些可能影响?
从逻辑和现实的角度,毫无疑问,《住房租赁条例》正式实施以后,不仅仅对租房这样的市场化环节会带来更强的直接约束,对于国内楼市和房价,甚至是房地产经济的运行和结构,都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影响。
此次推出的《住房租赁条例》,内容丰富、全面,并以最高的规格推出,被认为是住房租赁领域的里程碑文件。
结合中国城市化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阶段,其传递出的几个信号不容忽视,这里为大家梳理分析一下:
1,中国国内的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正加速构建。
无论是周期现实,还是数据表现,没有任何争议,当下国内的房产已经处于供大于求的事实阶段。
相比住房销售市场,租赁市场的体量较小,发展相对缓慢,但是需求真实,并且市场化程度更高。
结论很清晰:《条例》正式出台,既是我国健全住房租赁法治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标志着建立购租并举住房制度、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进程正在加速。
2,这个条例的公布,明确了国家对于当下国内房地产发展进入存量时代的态度。
住房租赁市场的蓬勃发展,是我国房地产市场迈过供需平衡点、步入存量时代的必然结果。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部分城市、区域出现结构性供大于求的现象,存量时代特征更加明显。
核心的看点就是:条例的公布,对于消化存量房屋也有着积极意义。
3,对于如何"止跌回稳",国家通过条例的公布,给出了明确的思路:
那就是更好发挥价格的调节作用,以及市场化手段主导。
价格是供需关系的体现,也是市场变化的晴雨表。随着租赁市场体量的扩大,租金作为价格杠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当下国内房价依然处于一个普遍,且明显的承压下行状态,而从经济逻辑上来说,想要扭转这样的趋势,只有两个方法:
要么,就是通过货币手段去稳住房价,要么,就是用提升租金价格,以全社会回报率的锚,来稳住房价下行态势。
很明显,这一次,国家的选择是后者。
以后,国家不会对房价下行太在意,并且不会去主动拉房价这个结论,够清楚了吧?
基于以上三个信号,还有条例里面对租赁市场的表态(第六章全篇都在讲处罚,乱世必用重典),这个条例落地以后,对于当下国内的楼市和房价而言,算的上是一个规则面的利好信号。
不过这样的利好,对于和房价利益关联的群体和资金来说,就是利空,因为这个群体,心心念念的政策救市,国家出大招短期拉动房价让他们解套,甚至是获利的念头,成为了泡影。
大家可以仔细体会一下这个逻辑关系。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