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莱恩到中国一趟后,欧盟腰杆子硬了,批准超千亿对美报复清单

2025-07-25 20:57  头条

在日本和美国达成贸易协议之后,欧洲似乎有些着急了,情况似乎向着失控的地步发展,因为从特朗普提的要求来看,几乎是毁灭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权利来给美国的债务和经济进行输血。

因此现在欧洲单方面宣布自己和美国达成了贸易协议,但是遭到了美国方面的否认,欧洲到底能够接受什么样的协议内容?这场赌上国运的贸易战,最终会落得一个什么样的结局?

谈判桌变赌桌:15%是投降书还是烟雾弹?​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的最新报道,有三个欧洲官员向该媒体透露,欧盟和美国即将达成一项贸易协议,美国也会对欧洲征收15%的关税,和日本与美国签署的贸易协议内容大体相同。

其中欧盟的一位外交官表示,与日本达成的协议明确了特朗普关税是一份敲诈勒索的条款,大多数成员国没有反抗的能力,只能被迫接受特朗普提出的条件。

消息公布之后,美国股市立马大涨,似乎都在庆祝特朗普关税战取得的伟大胜利。

但是即使是这样,美国方面似乎还不满足,特朗普的表现和反应很不寻常,似乎很不满意欧洲方面的做法。

由于这项欧美达成协议的消息,是由英国金融时报发布的,而特朗普的社交媒体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公布协议的内容。

随后彭博社和《金融时报》再发布新的报道,说欧美的谈判仍然不确定,特朗普的贸易顾问纳瓦罗表示,有关欧盟方面的报道应该"谨慎对待"。

或许是特朗普觉得欧盟有着比日本更多的油水,简单的15%的关税不会将欧盟榨干,特朗普需要的不仅仅是收取欧盟的关税,还需要欧盟的主要经济体拿出比日本更多的诚意去美国投资。

特朗普的"7月9日终极通牒"虽已过期,但8月1日的新死线像绞索套在欧洲脖子上。眼下美国对欧盟钢铝课税50%、汽车25%、其他商品10%,若谈判崩盘,超30%核弹级关税将炸毁1.5万亿欧元贸易航道。

之前欧盟虽备好930亿欧元报复清单,但是要在真的下决定的时候,欧盟内部还是存在很大的分歧。

说到底欧洲很多家国之所以加入欧盟,还是想在这个巨大的经济体中分一块巨大的蛋糕,但是当危险来临的时候。大多是大难临头各自飞,反正自己经济体量小,关税的大头都是德法两国出的。

但是即使是这样德法两国也有很大的分歧。

撕裂的欧洲:捏鼻子签字时,谁在背后捅刀?​​

德法领导人通话时称兄道弟,转头就互相拆台。

法国想要死守农业红线,生怕美国牛肉冲垮本土牧场;而德国车企缩在角落发抖,默克尔旧部不愿意将汽车工业出卖给美国;

记得在2016年TTIP谈判破裂时,德国副总理加布里尔那句欧洲不是美国的附庸言犹在耳,如今欧盟却主动吞下"类日本协议"。

东京的教训血淋淋:接受"敲诈条款"后,日本汽车业眼睁睁看着利润被关税吸干。更讽刺的是,欧盟此刻对华政策还在左右横跳,刚用中国稀土喂饱军工产业链,反手就对中国电动车抡起合资限制大棒,结果被中国反手30%白兰地关税抽得眼冒金星。

深层撕裂在于"主权换安全"的悖论。欧盟的整体并非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但是在军事安全上却需要美国建立的北约组织来保护。

以前苏联在的时候,北约能够给欧洲提供安全感,但是现在北约成了欧盟国家头顶上最沉重的负担。

原本欧洲要重新建立自己的军备,可是当俄乌冲突能源账单砸来时,欧盟又怂怂地缩回美军保护伞下。这种精神分裂延伸至谈判桌:欧盟嚷着要"数字主权",《数字市场法案》刀锋直指硅谷巨头,可美国一句"放宽监管才免关税",布鲁塞尔顿时气短三分。

全球多米诺:当盟友沦为"盘中餐"​​

这场豪赌正把世界拖入乱局。IMF的预警像幽灵徘徊:美欧若开战,全球GDP增速将蒸发0.5%。

特朗普的目标从来都不是关税,而是想要把重要的汽车工业连根拔起转移到美国国内。但是所有的事物都有两面性。

所谓的美国优先,在执行下去的时候,就变成了去美国化和去美元化。

美元霸权墙基正被撬松。美国挥舞关税大棒逼各国"进贡",却忘了贸易逆差本是美元流动性的命门。

欧盟智库布鲁盖尔一针见血:特朗普强砍逆差等于掐自己喉咙,只会逼中俄欧加速囤黄金抛美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