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最后:
通过对这个最新的条例动向梳理和讨论,能够得出哪些结论和启发?
关于这个最新的《住房租赁条例》的相关梳理和分析,该说的也说到位了。
文章最后,分享几点个人的观点和建议,不一定对,权当抛砖引玉,供大家进行一个讨论和参考就好:
首先来说,从行业角度来看,二房东,或者类似的黑中介生意,以后直接可以彻底看空了。
条例一出,7章50条,直接把二房东的路给堵死。
这个结论,应该没有什么争议。(正好最近也在收集材料准备写一下租金和二房东的相关内容)
其次,对于有居住,安家,扎根发展的群体,在这个节骨眼上,或许值得对原本的购房计划进行重新审视和调整了。
如果购买力和产品的情况合适,自己买房当然在很多方面都具备超越租房的优势,但是耐用品贬值就成了最值得考量的一个因素。
然后,条例公布以后,有一个比较主流的观点结论,就是接下来房租会涨,这里展开说说个人的观点:
这种说法,不能说错,但是太粗糙,个人认为,条例规范之下,短期房租在市场惯性,以及国内购买力真实情况之下,依然会保持一个下行调整的态势,甚至国家保障租赁的房产大量入市以后,还能对当下的价格形成直接冲击(争抢租户压低价格)。
中长期去看,租金企稳,整体上涨是值得期待的,但这样的上涨,不是什么成本和行政主观就能实现的,而是居民收入,就业维度的信心和预期修复以后的必然结果。
最后,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接下来,国内房产投资,不能盯着房价涨跌去看了,而是要看宏观经济环境的平均回报率和目标房产的租金收益率对比的情况了。
当下还在鼓吹什么房价还会反弹,什么国家对拉动房价会出大招等等观点和言论,有一个算一个,不是自我麻醉,就是居心叵测,不多讨论。
毕竟利益关联,有些人不得不被立场裹挟,即使现实和趋势都很明显,也只能死撑着。
综合来看,可以明确一个结论:属于中国房产资产属性膨胀,以及行业野蛮成长的时代,已经正式结束了,其他国家走过的路,中国也不能免俗。
存量时代,就要有存量时代的认知和理解,房地产这个产业,不会消失,但是玩法,逻辑,以及价值模式,在不同的阶段,要有不同的理解和操作,这才是"与时俱进"的道理。
大概就说这么多吧,如果觉得内容不错,有所收获和共鸣,还请大家"点赞,转发,收藏"三连,支持一下,谢谢。
附:《住房租赁条例》(点击图片 可放大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