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俄乌战场的形势,变得让人越来越看不懂了。特普会后,似乎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可突然之间,情况就急转直下了。乌克兰方面突然公布的一则消息,说他们使用了一种名为"火烈鸟"的新型巡航导弹,对俄罗斯来了一次"齐射",结果取得了不错的战果。这一下,本来已经有熄灭态势的战火,又被再度推向了高潮。
乌克兰宣称,他们这次的行动目标,是在克里米亚地区的俄军基地。为了达到目的,他们至少发射了3枚"火烈鸟"巡航导弹。这些导弹从黑海港口城市敖德萨方向发射,在飞越黑海之后,精准抵达了克里米亚阿米扬斯克镇的外围区域,然后炸毁了俄罗斯安全机构的一栋办公大楼。
同时乌方还透露,有6艘俄方的气垫船,也在袭击中遭受了重创,有的甚至被直接摧毁了。这些气垫船都是具备搭载25名士兵能力的中型装备,被损毁后可以对俄军的进一步行动造成阻碍。不过,乌方也承认,此次袭击造成的俄军人员伤亡相对有限,目前仅确认有一人被炸身亡。
在战场之外,俄乌双方都存在夸大己方战果、贬低对手战果的情况。所以乌克兰方面给出的一些数据,显然是无法全信的。否则我们无法解释,一座正在使用中的大楼被摧毁了,怎么会只有一人死亡。不过,这个倒不是此次事件的重点,重点是乌克兰使用的这款新武器:"火烈鸟"巡航导弹。这种武器即使是资深军迷,对它也是比较陌生。那么,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武器呢?
乌克兰方面着重指出,"火烈鸟"巡航导弹为其自主研制和生产的一款新型导弹,拥有达3000公里的超远射程,还配备了逾1吨重的大威力弹头。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此前曾高调披露了这种导弹的研发进展,言辞之间暗示"火烈鸟"巡航导弹已进入量产阶段,且射程足以将莫斯科纳入其中。他甚至放言,该导弹能够翻越乌拉尔山脉,深入俄罗斯西伯利亚方向的广袤纵深腹地。若以其3000公里的射程计算,俄罗斯境内的很多关键性目标,理论上都被纳入了"火烈鸟"的打击范围。
从乌克兰公布的照片来看,"火烈鸟"导弹采用圆柱形弹体,中部设置了一对大尺寸的平直弹翼,弹体下方配备了助推起飞的固体火箭助推器,发动机安装在导弹尾部上方。其翼展长达6米,弹重6吨,这样的体型比美国"战斧"导弹和俄罗斯"口径"导弹都要庞大许多。导弹采用简易的导轨发射,发射架可安装在卡车上,具备一定的机动性,能较为灵活地选择发射地点,这就增加了对手的防御难度。
此前,英国曾展示过自己的新型FP-5巡航导弹,而乌克兰的"火烈鸟"巡航导弹与这种导弹在外观及诸多性能上高度相似。从技术参数看,FP-5巡航导弹翼展6米,射程3000公里,弹重6吨,战斗部重约1吨,最大飞行速度900公里/小时,采用惯导+GPS制导,发射准备时间20-40分钟。"火烈鸟"在这些关键参数上,应该也与FP-5相近。
联想到英国此前已向乌克兰提供"风暴阴影"巡航导弹等强力打击武器,外界纷纷猜测,乌克兰能够快速推进"火烈鸟"巡航导弹的研发与生产,离不开西方盟友的支持。西方或许在技术、资金、材料等多个方面,为乌克兰提供了便利,这也才让乌克兰"拼凑"出了"火烈鸟"这样的导弹,并且还能实现3000公里的超远射程。
军事专家分析称,从"火烈鸟"外形、制导方式和气动布局来看,这款导弹是乌克兰战时情况下成本和技术妥协下的产物,是一种简易的巡航导弹。例如弹翼没有采用折叠设计、发动机置于弹体外部等等,因此飞行和安全性能较差。不过,也正是这些特点,让"火烈鸟"导弹的生产成本大幅降低,而且生产周期很低。对于现在的乌克兰来说,这种武器反而十分趁手。
从技术层面深入剖析,"火烈鸟"巡航导弹的出现,标志着乌克兰在军事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3000公里的射程使其能够突破传统战场的地域限制,对俄罗斯境内纵深目标发动攻击。这种远程打击能力的提升,极大地拓展了乌克兰的战略打击范围。而它超过1吨重的弹头,意味着该导弹具备强大的毁伤能力,一旦命中目标,将产生巨大的破坏力。无论是俄方的军事设施、指挥中心还是后勤补给点,都难以承受"火烈鸟"的攻击。
同时,"火烈鸟"巡航导弹的横空出世,也给俄罗斯敲响了警钟。乌军能够齐射这种武器,表明该导弹确实已经达成了量产,具备了一定规模的实战能力。不过,泽连斯基也坦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火烈鸟"巡航导弹尚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生产,总体产能仍然较低。但是,这种武器哪怕只有一枚,其威慑意味都不容忽视。
无论"火烈鸟"巡航导弹的诞生背景如何,性能、产能如何,它所具备的超远射程,已经足以对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构成一定威胁。此次对克里米亚俄军基地的打击,或许仅仅是乌克兰的一次试探性袭击。按照乌克兰的战略意图,接下来基辅方面极有可能将攻击矛头,直接指向俄罗斯的后方区域。他们很可能会通过打击俄罗斯的后方目标,扰乱其日常的经济生活,削弱其战争潜力。
当然,对于俄罗斯来说,想要应对这种武器还是不难的。作为军事强国,俄军同样拥有种类繁多、性能卓越的远程导弹系统,而且数量远比乌克兰要多。这次乌克兰的攻击,他们必定会使用自己手里的这些王牌进行反击。在导弹技术上,俄罗斯比西方的绝大多数国家都要强。所以他们的反击,必定比乌克兰的挑衅行动力度更大。
更何况,虽然"火烈鸟"巡航导弹的射程大,威力大,但是那区区九百公里的航速,足以成为它的致命伤。可以说,只要是提前有所准备,俄罗斯的任何一种武器,都可以将"火烈鸟"击落。这种武器看着很厉害,但真正应用到战场上,效果却未必好。可以说,乌克兰搞出这么一个东西来,战略威慑作用要大于实用效果。
不过,在当前复杂多变的俄乌战场局势下,"火烈鸟"巡航导弹引发的连锁反应,仍然不容小觑。一方面,它加剧了俄乌之间的军事对抗紧张程度,迫使双方在军事部署、战略规划等方面都将作出相应调整。俄罗斯必然会加强对本土关键目标的防空反导防御,提升预警探测能力,以应对"火烈鸟"巡航导弹可能带来的威胁;而乌克兰则可能会凭借这一新型武器,在谈判桌上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另一方面,"火烈鸟"巡航导弹的出现,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担忧。俄乌冲突本就牵动着全球的神经,而这种具有强大破坏力和远程打击能力的武器投入使用,无疑增加了冲突失控升级的风险。更何况,俄罗斯早已发出过警告,任何武器只要打到了俄罗斯的本土,都会被视为西方国家的直接参战,俄罗斯会使用各种手段来报复,包括核武器。万一"火烈鸟"导弹激活了俄罗斯的警报,整个世界都会深受其害。
笔者并不认为,"火烈鸟"巡航导弹这么一个简易的缝合怪,可以打破俄乌战场的平衡。如果俄罗斯打起精神来,这种武器的危险就很有限。但关键的问题是,泽连斯基会不会因为有了这种武器的撑腰,变得更加张狂和不切实际。在世界各国都期待俄乌停火的大趋势下,这么一个东西的出现,必然会让这一进程减速。这对地区和平和两国人民来说,都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