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华盛顿谈崩了?特朗普对华态度大变,逼中国付出更高代价(2)

2025-09-03 16:50  郑州广播电视报

但在核心工艺、尖端设备、扩产许可这些关键领域,美国仍然坚持"零容忍"。BIS副部长凯斯勒在声明里说得很明白:本届政府的目标是堵住一切"出口管制漏洞",不给中国任何"逆袭窗口"。这就是美国对华科技战的底层逻辑:哪怕贸易谈判桌上有妥协空间,科技领域就是要牢牢掌控制高点。

韩国和美国的半导体产业利益也在这次风波中被赤裸裸地摆上台面。韩华、SK、三星的中国工厂全球份额巨大,但美方新规让它们在中国的扩产和设备升级变得异常艰难。设备采购、关键材料一律要提前申报、逐案审批,可能面临3到9个月的等待周期,未来一旦美国对"敏感技术"定义再收紧,哪怕维持现有产线都会变成一场"拉锯战"。韩国政府虽然表态会和美方沟通,实则也在被迫为美式科技战买单。日韩企业私下都在担心,一旦在中国的工厂长期受限,最终会被迫迁回本土,整个东亚半导体格局都可能被美国的出口管制"肢解重塑"。

中国商务部的回应一针见血。半导体是高度全球化产业,几十年下来,供应链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美国把出口管制工具化,搞"一刀切",不会让自己更安全,只会让全球产业链更脆弱。中国的反制不会是口头威胁,而是"必要措施"+"加速自主化"。这两年,中国在半导体设备、EDA、材料、封装等环节持续追赶。美方"卡脖子",短期确实能制造麻烦,但长远必然倒逼中国产业链自我进化。这是历史的必然。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的芯片管制不仅没能让中国"窒息",反而做了"负面教材"。美国以为封锁就能让中国停摆,结果反倒逼出了一波波自主创新高潮。过时的美制芯片被"倾销"到中国市场,高端产品被卡住,反而让中国企业一步步啃下来最难的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