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关注中俄能源协议:将颠覆LNG市场,美国供应商要慌了

2025-09-04 17:30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齐倩】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上任第一天就承诺将建立美国在全球的能源主导地位,"9月3日,彭博社刊文谈到中俄蒙同意建设"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时称,"但七个月后,这一目标面临威胁。"

9月2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首席执行官阿列克谢·米勒宣布,中俄蒙已签署关于建设"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的备忘录。3日晚,普京证实此事,并称"大家都对此很满意"。

报道援引专家分析称,中国是全球最大天然气进口国,正在展示其经济和地缘政治影响力,"而这将彻底颠覆全球市场"。有专家指出,美国液化天然气(LNG)行业及其金融交易架构预计将受到冲击,因为中方正传达出一个信号,即中方不再需要美国LNG。

普京谈"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

据俄新社报道,北京时间3日晚,普京结束访华行程返俄前,在北京召开记者会。

普京表示,俄中双方已就"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项目达成共识。他说,"大家都很满意,大家都对这个结果感到高兴",并称该协议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双方(俄罗斯和中国)多年努力的成果。"

普京还向记者表示:"当然,'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将为我们的中国朋友创造竞争优势,因为他们将以合理的市场价格获得俄罗斯的天然气产品。"

"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首段连接仪式上,工人正在焊接接缝 俄新社

普京还强调,这份天然气新协议对两国均有利,不存在"一方施舍另一方"的情况。

"这是一份互利共赢的协议。协议的执行遵循市场原则,且是符合该地区特点的市场原则,"普京补充说,"顺便说一句,天然气价格也并非依据当前即时价格确定,而是按照一套特定公式计算得出。这套公式完全客观,且以市场变量为基础。"

此前一天(2日),米勒宣布,俄罗斯和中国已签署关于建设"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的具有法律约束力备忘录。他表示,管道建成后,俄罗斯将每年经蒙古国向中国运输多达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他还称,天然气价格将低于俄气目前向欧洲客户收取的费用。

9月2日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就相关提问回答称,中俄一贯本着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原则,开展包括能源在内的各领域务实合作。"关于你提到的具体项目,建议向中方的主管部门进行了解。"

"美国供应商要慌了"

美媒紧密关注中俄两国动向。彭博社认为,近年来,西方国家一直在抵制俄罗斯能源,美国则借机大发"能源财",但"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的推动意味着这些抵制努力将"功亏一篑"。

截至目前,"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的诸多细节尚未公布,但彭博新能源财经估计该管道可能在2030年后启动。据预测,到2030年代初,俄罗斯天然气可能占中国需求的20%,高于目前的约10%。

报道称,这一协议或许是俄罗斯总统普京为期四天的访华"最引人注目的成果",表明"俄罗斯与其最重要的消费者--中国的纽带无疑已进一步收紧"。

"地缘政治信息意义重大,"英国牛津能源研究所中国研究负责人米哈尔·梅丹表示,"俄罗斯需要天然气买家,并长期谈论向东转向,这将是其天然气的重要出口渠道。"梅丹还提醒说,美国液化天然气(LNG)行业及其金融交易架构预计将受到冲击。

"鉴于中国是LNG的最大进口国,这将彻底颠覆LNG市场,"华尔街投资机构伯恩斯坦分析师尼尔·贝弗里奇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对于那些仍在规划中的LNG项目,这将是一个重大负面因素。"

据预测,管道天然气挤压中国液化天然气进口 彭博社制图

报道提及,"西伯利亚力量-2"对俄罗斯来说至关重要。随着欧盟寻求到2027年底禁止俄罗斯燃料进口,俄罗斯能源急需找到替代买家。

哥伦比亚大学全球能源政策中心资深专家塔季扬娜·米特罗娃表示,为达成协议,俄罗斯或向中国提供较低价格。她说:"这意味着盈利能力存疑,但对莫斯科来说,展示其仍有大型长期出口渠道比利润更重要。"

米特罗娃指出,这一前景将震动白宫和美国LNG开发商,因为这表明中方不再需要美国能源。

中国和美国分别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买家和卖家。数据显示,美国2024年LNG出口量达到8690万吨,较2023年增长2.8%。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LNG进口量达7132万吨。

近年来,地缘政治冲突令双方开始在液化天然气领域"脱钩"。报道提及,中国从美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份额相对较低。去年,中国仅有6%的液化天然气来自美国,低于2021年11%的峰值。中国买家已超过六个月未进口美国LNG,不断刷新五年以来的间隔纪录。

"无视美国制裁,首艘已抵达"

彭博社援引消息称,俄罗斯LNG行业发出的韧性信息同样响亮,本周早些时候,一艘来自受美国制裁的北极LNG 2出口项目的首航货船停靠中国。

报道称,海运发货是俄罗斯寻找新市场的关键杠杆。但在2023年底,俄罗斯诺瓦泰克股份公司被美国政府列入"黑名单",此后一直难以找到买家。有消息人士表示,近期,他们被告知特朗普政府可能放松对该项目的制裁,以推进乌克兰和平谈判。

据透露,8月15日,特朗普和普京在阿拉斯加举行会晤,被解读为"特朗普并不认为俄罗斯是孤立国家"。会谈数小时后,北极LNG 2项目开始准备发货。

有消息人士称,在阿拉斯加会晤结束后,诺瓦泰克股份公司再三保证"美国暂时不管这事儿",紧接着几艘装载LNG燃料的船只从俄罗斯驶向中国,并在数日前抵达中国南部港口并卸货。

LNG货船 俄媒资料图

专家:中国不在乎西方怎么想

中俄能源合作是两国务实合作的重要基石,能源贸易占中俄贸易总额比重保持在三分之一以上。俄总统普京今年1月宣布,俄罗斯是中国原油、天然气第一大进口来源国,中国也是俄罗斯能源资源的最大消费国。

中俄2006年签署《关于从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谅解备忘录》,两国计划修建东西两条天然气管道,其中西线天然气管道("西伯利亚力量-2")计划经过阿尔泰地区,预计全长2000余公里。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已于2019年正式投产通气,去年12月全线贯通,而西线管道建设至今尚无进展。

"今日俄罗斯"(RT)此前称,该项目出现延误,主要是因为中俄两国在供气价格、管道线路方面尚未达成一致。据介绍,该项目有两条线路方案,一个是过境蒙古国铺设管道,另一个方案则是让管道从俄罗斯直通中国,途经俄罗斯边境小镇后贝加尔斯克。前者可使管道缩短1000公里,但也代表着一笔额外的过境费。

据悉,若最终得以开通,"西伯利亚力量-2"预计将每年从俄罗斯向中国输送多达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俄媒分析,在西方制裁和欧洲需求减少的背景下,俄方正寄希望于这条管线实现能源出口市场的多元化。俄方曾展望,"西伯利亚力量-2"或有望取代"北溪-2"管道。

9月2日,中俄蒙同意建设"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后,路透社援引专家分析称,这一合作动态凸显出,尽管西方多次要求中国减少与俄罗斯的深度合作,但中方并未理会此类诉求。

卡内基俄罗斯欧亚中心主任、中俄关系专家亚历山大·加布耶夫(Alexander Gabuev)表示,"这份协议表明,中国对该管道及俄罗斯能源资源感兴趣,但这还不是最终交易。"

他认为,欧盟计划到2027年前全面停止使用俄罗斯能源,鉴于俄罗斯对欧出口几乎没有恢复可能,因此任何协议都将更有利于中国。与此同时,中国也正在加速推进经济脱碳、扩大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通过能源多元化实现能源独立。

"'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相关消息的宣布,是能源地缘政治领域的重大转折点,"梅丹指出,"这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中国不再关心西方的看法,而且中国并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