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不是信息的整合,也不只是把思考记录下来,写作本身就是一种思考。
当写作也严重依赖AI来完成,那我们就又丧失了一种思考能力。
01
DeepSeek爆火已有一个月,面对越来越强的AI,人们在惊叹之余总会在想:AI会不会替代了我的工作?
作为一名码字民工,最近一段时间我常被问到的就是"DeepSeek写得文章咋样?""你们这行有没有受到冲击?",更有一些技术狂热推崇者直接断定:人类以写作为代表的精神创造活动将被全面取代。
这几年,AI确实在向人类写作领域大举进犯:
一些程式化、套路化非常严重的论文、总结报告、文案等就不用说了,很多早已充满了AI味;
AI重度参与生成的网文大量涌现,在普通读者眼里,足够以假乱真;
2023年底,清华大学教授沈阳以人机交互方式创作的《机忆之地》,在江苏青年科普科幻作品大赛中获奖;
2024年初,获得日本文学大奖芥川奖的作品《东京都同情塔》,有5%的内容是由AI直接生成,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前几天,财经作家吴晓波在一条视频中表示,他朋友发来的用DeepSeek模仿《激荡三十年》续写2018年的文章《2018:潮水褪去时》"非常吴晓波",如果是他学生写的,可以给到80分甚至更高,但文章作者竟是AI;
……
AI在文字创作上如此神速的进步速度和惊艳表现,不仅碾碎了很多网友潜藏内心多年的"文学梦",还让很多"以文为生"的内容从业者倍感担忧。
AI真能重度替代我们写作,继而摧毁人类的精神创作活动吗?
我觉得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