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能否深度替代人类写作?一文解析(5)

2025-02-25 11:36  头条

还有,目前AI都或多或少存在信息失真的问题,专业人士称之为"AI幻觉",即AI模型生成的内容在逻辑上自洽但与现实不符,表现为虚构事实、人物、事件等,捏造历史事件细节或提供不存在的科学假说或理论。

之前ChatGPT就生成了6个不存在的案件,把一名美国律师忽悠惨了。

05

最后是辞章,我想说一下写作的语言。

语言不只是有文采,它还要精准,文豪韩愈说文章语言的一个标准就是"宜",即精准。

同样的话,这样说,那样说,多几个字,少几个字,味道便不同。这里面要把握的度是一种微妙的艺术,很难理性地让机器来揣度。

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还有潜台词,有的我以为你知道,所以我不用说出来。

这让我想到了大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提出的"语言游戏"。

他认为语言是有流动性的。

语言就像下棋,说话者或书写者使用词句就像下象棋的人使用棋子下棋一样,他们都预先知道规则,当人们把语言之外的背景板考虑进去,语言就可以被理解。

与此同时,使用语言的人也在创造新规则,不断产生语言的新用法,有各种灵活运用,不一定完全按照语法规则,这些运用又进一步成为新规则。

语言之所以具有这种游戏般的流动性,是因为它植根于人类的"生命形式"之中。他有句名言:

"如果狮子会说话,我们是无法听懂的。"

因为狮子的"生命形式"根植于他的生存,理解世界的方式与我们不同,即便能说人话,也让人无法理解。

很多时候我们写作或者交流,选择什么样的方式,也是在某些外部环境因素、背景板的作用下产生的。

所以每个时期都会产生一批成为时代"嘴替"的大作家,就是当全人类身处那样的背景板之下,作出了最恰当的表达,从情感上获得了大量共鸣。

这是按照规则来模拟理解人类语言的机器所不能理解的。

很多人阅读文章也不只是看信息,而是看到各种性格各异的人,读到别人的经验,到达自己不能到的地方,得到更丰富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