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我们可以先从写作是什么开始。
有人说是一种记录,把自己的思考记下来。但仔细想想,写作可能并不是思考的记录,写作本身就是思考,或者说它是具象化的思考。
经常写作的人可能都会有所体悟,模糊的思路对应的一定是模糊的文字。你脑海中的想法,一旦想落到纸面上,就会经过千锤百炼。
你本以为想的很清楚了,提笔写几句,就愈发觉得不对劲,就会再去想--写作会反过来整顿你的想法,直到抓住那个最精准的表达。
中国古人总结出写作需要从三个方面下功夫:义理、考据和辞章。
通俗来说分别对应着思想、选题;素材;结构、语言。
03
先来说思想、选题。
怎么去抓取到内心最想表达的那个点,或者怎么去找到一个好选题?
每个人有不同的方法,但很核心的就是发现并提出问题。
往往文章写得好的人,问得问题也很有意思。说明分析问题的能力,是以发问作为入口,有时问得好,写作角度也就有了。
怎样问出好问题?
我很喜欢经济学家张五常提出的三个方法。
一是问题要一针见血。
我记得有本书上写了"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小时候在家门口思考的一个问题:
如果撒谎对人有利,为何要讲真话?
这就是个一针见血的问题,因为他存在着极大的矛盾--当撒谎可能有利,说真话可能无利时,你还会说真话吗?
这会把人推入两难困境,被逼到死角去做深度思考。这种问题之下,很难产生白开水答案。
我们可以试着找到一个话题的矛盾点,将一个问题用几种形式去发问,务求达重点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