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长城选择将更多利润先流向未来。
从财报可看,长城单季销售费用达到79.48亿元,同比激增43.4%,这主要是用于"长城智选"直营体系建设以及新车上市的宣传。
建设直营店已经成为趋势,长城选择主动出击。短期的确带来极高的成本,但直营形式能够让品牌体验统一,对品牌服务有长期的好处。
按照计划,长城计划年底前扩张至600家,也就是说四季度的财务压力也不会减轻。
另一方面,长城还在梳理品牌体系。过去两年,长城有魏牌、坦克、哈弗三条主线。但坦克系列销量遇到瓶颈,市场中有方程豹、捷途这样的竞争对手。哈弗表现则比较稳定。魏牌成了长城品牌中转型的先锋,前三季度魏牌销量近乎翻倍。
欧拉5也标志着欧拉品牌回归主流SUV市场,不再只专供女性市场,或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图片来源:长城汽车官方
从当前财报看,长城第三季度新能源销量11.8万辆,同比增49.21%,已经初显成效。不过与燃油车占比量来说,新能源转型还在前期建设阶段。
长安汽车:新央企的第一份季报
第三季度,长安汽车营业收入达422.36亿元,同比增长23.36%;前三季度累计营收1149.27亿元,同比增长3.6%。
销量方面,长安汽车前三季度累计交付206.61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为72.42万辆。9月单月新能源销量更是突破10万大关,同比增长87%,创年内单月新高。
在新能源转型上,长安的确获得进展。
然而利润的表现不算乐观。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仅7.64亿元,同比微增2.13%,环比下滑18.6%;前三季度,长安汽车归母净利润30.55亿元,同比下降14.66%。
与长城汽车增收不增利的原因不同,长安汽车利润下滑与政策红利退坡高度相关。政府补助从去年同期的15.64亿元降至5.08亿元,同比下降67.5%。
政策支持逐渐消失,长安自身的业务却还难以弥补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