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高昂的成本,片仔癀过去二十年中最核心的应对策略就是"提价"。据统计,自2003年上市以来,其系列产品累计提价超20次。片仔癀锭剂内销出厂价从2004年的125元/粒涨至2023年的600元/粒,终端零售价达760元/粒,累计提价幅度超四倍。

2023年5月,公司将片仔癀锭剂价格从590元上调至760元,这剂"涨价猛药"在短期内确实奏效,助推公司2023年营收突破百亿元,同比增长15.69%。
然而,这套曾屡试不爽的策略,在2024年之后逐渐显现疲态,直至2025年彻底"失灵"。
如今,不少商务人士已经不愿再为渺茫的订单送如此贵重的礼品了,中产开始缩减非必要开支时,片仔癀的需求一下子跌入冰点。
更为尴尬的是,尽管公司官方仍坚持760元/粒的零售价,但终端市场的实际售价已出现严重"倒挂"。在二手市场,"倒爷"们将其售价悄然降至500元/粒以下,一些临期产品甚至跌至350元左右,这也反映了市场对其价值的真实预期。
产品大量滞销,市场上仍在流通的,有一部分很可能是那些原本是买方的人,开始变成卖方,紧急出手自己的藏货。
这种价格与需求的背离,直接反映在公司惨淡的毛利率上。2025年前三季度,片仔癀核心的医药制造业毛利率同比减少7.51个百分点,其中肝病用药的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了9.68个百分点之多。这意味着,面对滞销压力,片仔癀很可能已通过暗中下调出厂价的方式来维持渠道周转,这进一步侵蚀了其利润空间。
曾经被推至千元高价的片仔癀,在消费寒意的现实下,正逐渐褪去身上的投资炒作色彩和奢侈品光环。
面对困局,片仔癀也曾表示计划进一步拓展传统医药渠道的空白市场,并引导合作商向中医馆、医美、牙科及高端养老院等新渠道探索,以期开辟新的消费场景。然而,当"稀缺性+提价"的旧增长引擎熄火,这些转型努力能否迅速撑起一片天,市场正投以审慎的目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