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城战况打到最狠一幕,俄中央集团军群当面收紧包围圈,乌军7个旅加1个团南北合围风险陡增,基辅两重考量只得硬扛,瑟尔斯基亲赴一线压阵,非但不退还给乌军加码,这一回,红军城之战就要很快见分晓,基辅需要早做准备
红军城战役进入最残酷阶段!当地时间11月3日,根据俄国防部消息,俄中央集团军群目前正在逐步压缩对乌克兰顿涅茨克州红军城及米尔诺格勒地区的包围圈。
乌军仅在当日就已发起10次突围行动,然而无一例外均被俄军击败,与此同时,乌军部署在红军城方向的7个旅外加1个团,眼下也面临着被俄军南北合围的风险。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俄乌两军在经过1年多的鏖战后,红军城这场仗很快就会见分晓。

对于乌军而言,红军城目前的局势极为严峻。据两名主动向俄军投降的乌军士兵透露,早在1周前,他们就已被俄军包围,陷入了向外突围无果、据点防守徒劳的尴尬困境。在此背景下,上述乌军只能选择投降,如此才保住了一条命。而据乌克兰电报频道"Deep State"说法,俄军几乎遍布红军城。由此可见,乌克兰大概率已经丧失了对该地局势的主导权。
不过即使如此,基辅都没有后退,乌军领导层便让前面提到的7个旅外加1个团继续坚守在此。但是随着俄军包围圈的缩小,导致他们极有可能都会走不了,所以基辅为何要这样做呢?一是红军城极具战略价值。
倘若乌军丢失该地的话,那么俄军一方面会以红军城为跳板,进而东进对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发起进攻。另一方面俄军会把注意力转移到顿涅茨克北部,原因是这里坐落着四座堡垒城市。

俄军一旦将其悉数攻占的话,那么就会加快实现"解决顿巴斯"的既定目标,所以乌军说啥都要拖下去,能拖多久算多久。二是基辅要为国际观瞻而考虑,这一点可谓贯穿俄乌冲突始终,不论是惨绝人寰的巴赫穆特,还是无力回天的阿卡迪夫卡,乌军所接到的命令大都是死守到底,直至出现重大伤亡后才不得已撤出。
进一步讲,这点放在现在的红军城也是如此,至于基辅这么做的目的,既是打给国内的老百姓看的,此外更是打给西方国家看的。
以此显示出乌军仍能同俄军持续战斗下去,如此一来,泽连斯基就会更有信心向西方讨要各种援助,西方国家在提供援助时也会更为干脆利落。
所以我们看到,亲赴一线指挥作战的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时至今日都在强调进攻与坚守,因此说一千道一万,乌军都得要在红军城扛下去,哪怕都得要搭上前面提到的7个旅和1个团。再看俄军这边,针对红军城的打法就相比之前就显得从容了许多。

首先是俄军外线部队负责抵抗在红军城及米尔诺格勒侧翼不断发起进攻的乌军各作战旅,从而使其很难取得进展,内线部队则以小组为战斗单位,要么搭乘层层保护的装甲车辆前进,要么就是在无人侦察机的帮助下徒步挺进,进而对顽强抵抗的乌军残部开展逐房逐屋的清剿。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俄军上述作战极为缓慢,加之还未涉及清除作业,所以使得红军城战役的时间线还将会被拉长。
其次是俄军正在发挥自身火力优势,依靠现有的精确制导弹药、地面火炮和超乎想象的FPV无人机,然后对乌军控制区和后勤补给线实施近乎不间断的打击。

特别是FPV无人机,它不仅直接送走了此前11名紧急驰援红军城的乌军特种兵,更是对从后方驶来的乌军补给车辆频频点名。当然乌军这边也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照样用FPV无人机来对俄军装甲车辆开展打击,进而能在一定程度上迟滞俄军攻势。
最后还有一点不得不提,那就是乌军正在加大对俄罗斯后方目标的打击力度,它们主要涉及炼油厂和俄军后勤设施,这样做对基辅来说的确有好处,即一来可以对俄罗斯经济民生造成更多麻烦,二来可以或多或少影响一下俄军的后勤保障体系。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纵使乌军再怎么在这件事上加码,都改变不了红军城方向战事的持续恶化。

总的来说,照眼下的局面来看,乌军丢失红军城已经是板上钉钉,因此对于基辅来讲,就得要为后续的防线构筑和兵力配置尽快做准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