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几乎取消了一半的俄罗斯石油进口量

2025-11-05 16:12  网易

就在俄罗斯成为中国最大原油供应国不到半年后,中国炼油厂正悄悄"关上大门"--拒收俄罗斯原油。

据彭博社报道,自美国上月将俄罗斯能源巨头俄油(Rosneft)与卢克石油(Lukoil)列入制裁名单后,中国多家国有炼化集团,包括中石化与中石油,已取消部分来自俄罗斯的船运订单。

知情人士透露:"他们宁愿暂时减量,也不愿卷入制裁风暴。"

更谨慎的是山东的"地炼"(俗称"小茶壶")企业。此前被英国与欧盟列入黑名单的山东裕龙石化,成为前车之鉴--自此"茶壶"们纷纷避险,不敢再碰带俄油标签的货。

结果,原本炙手可热的俄罗斯ESPO原油价格暴跌。

俄罗斯ESPO(Eastern Siberia-Pacific Ocean)原油是从东西伯利亚油田开采,经管道输往太平洋沿岸出口的轻质原油,以低硫含量、高燃烧效率闻名。它的特点是低含硫、易炼制、高产柴油与汽油率,且由于运输距离较近,对中国和东亚市场具有物流成本优势,因此在国际市场上长期被视为"炙手可热"的优质原油。

咨询机构Rystad Energy估算,中国的俄罗斯原油进口量因此锐减约40万桶/日,相当于整体进口量的45%。

美国财政部外资控制办公室(OFAC)上月宣布制裁时指出,此举旨在"切断俄罗斯的战争血脉"--即石油收入。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甚至放话称:"现在是让克里姆林宫停手、同意停火的时候了。"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白宫的主人是特朗普的第二任期政府。特朗普本人公开表示,他相信新一轮制裁将"迫使普京坐上谈判桌"。

分析人士指出,北京目前陷入两难:

一方面,俄罗斯原油价格优惠、运输距离近,是中国炼化产业的重要来源;

但另一方面,若继续进口,可能让中企卷入美国金融制裁体系,导致美元结算冻结,得不偿失。

"短期内,中方可能会增加中东与非洲油源的采购,以填补俄油缺口。"能源顾问李程远分析,"但这也意味着,中国进口成本将上升,炼油利润下降。"

而对俄罗斯来说,这次"中方避油"无疑是重击。

一位莫斯科能源学者表示:"这就像战场上的另一种制裁--不是炸弹,却一样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