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和执行异化成停不下"猫鼠游戏"--明知是顶风作案,但学校仍愿铤而走险;明知道"学习时长≠成绩",却仍坚持着"学习时长战备竞赛"。

资料图:央视新闻
02.扭曲的三角:家长、学校与学生的拉锯
三角本是最稳定的结构,但在这场家长、学校和学生的三方拉锯战中,每一方似乎都很扭曲变形。
家长:时间焦虑大师
年初,"高中双休"号角刚刚吹响时,便遭到了许多家长的激烈反对。例如,在湖南省委省政府官方媒体"红网"发布的一份关于长沙高中实行双休的调查问卷中,18万投票者中,55%支持双休,40%反对,还有5%表达更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反对的家长认为,高中课程内容繁重,双休可能会影响到高三的复习进度和高考成绩,从而影响到学生的未来。
对于"双休",不少家长甚至以实际行动百般阻挠。衡水一位家长冲到校长室质问:"凭什么让我家孩子周末休息?"长沙某重点高中刚推行双休,便遭到数百名家长联名投诉;四川有家长登录问政平台提出取消双休,理由是"双休影响孩子考个好大学"。国庆期间,绵阳中学支持和反对周末"双休"的两派家长,在"问政四川"平台上进行了针锋相对的长篇辩论,更是引发了大量网民围观。
就此展开调查了解及与多名家长对话后,一些观点和情况也令我瞠目结舌。
"学校周六日补课,其实是在做公益啊!"S市一名家长解释,学校周六日集中补课,每名学生"课外延时费用"收费才几十元,高中双休后,课外机构补习费用和一对一家教费用太高,家长难以承受。
C市一位在教育界颇有门路的家长告诉我,高中双休后,本市校外补习班价格水涨船高,单科一对一课时费飙升600-800元/次,但周末补习班还是一位难求。"我找到了全国顶级高中的一位名师,提出2000元一次补课费一对一。你猜怎么?对方根本不接,因为她的周末大课班一个班几十名学生,一次课收入就上万了。"甚至,还出现了极个别"名师"辞去教师编制,趁着风口狠赚一笔的奇葩现象。
乱象背后,是焦虑的家长群体急于为"时间"找个"出路"--"双休后,孩子不在学校而在家里,我该如何重新分配孩子空出的30多个小时?"
"孩子在家就玩手机和打游戏,一说就吵架,还不如让学校管着。"双休后,很多家庭面临着亲子关系的考验;
"孩子双休,家长单休,我们根本不知道他在干些什么""你以为双休他/她就会早点睡觉吗?还不是耍手机晚睡",这样想的家长不在少数;
孩子真正得到休憩的,一些家长也会担心他/她外出发生意外或是交到狐朋狗友,恨不得在孩子头上安个摄像头;
个别学生"别人休息时,正是我超越的好时机",双休不休,要求父母给自己安排一对一补课,"偷偷卷死同学们"。
这种集体"时间失控"焦虑催生出一个个恶性循环:人人都知道现在学生群体太苦太累需要休息,人人都知道学生身心问题频发,人人也都知道双休政策是一剂良药,很多人都不愿比别人更早服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