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肿瘤专家证实花生与癌症有关联,建议花时间了解一下!

2025-09-11 14:50  头条

提起花生,很多人都不陌生,花生被誉为"长生果"。不仅吃起来甘甜香脆,营养还特别丰富。

然而有个别研究指出:肿瘤患者大量吃花生存在增加癌症扩散的风险,这种说法是真的吗?

花生吃太多会促进癌症转移?

2021年7月,利物浦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医学期刊《癌变》上发表了这样一项研究成果。

研究人员发现,花生中有一种叫花生凝集素的碳水化合物结合蛋白,当人体食用花生后这种物质可迅速进入血液循环并与血管壁(内皮)细胞产生相互作用,可以帮助肿瘤细胞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

截图来源:医学期刊《癌变》

在这项研究结论的限定条件有两条:

❶ 为癌症患者;

❷ 第二是大量食用花生。

而在这项研究中,该研究团队证实了:当癌症患者大量食用花生,可导致"花生凝集素"增加,进而产生更多促进癌细胞转移的细胞因子,并最终可能增加癌症扩散转移风险。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研究发现只有大剂量地摄入花生(大概是250g,也就是半斤花生)后的一小时左右才可能会增加转移的风险,而低剂量摄入花生(25g~35g,约30~40颗),则对肿瘤的转移无影响。

听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已经松了口气了?花生被誉为"长寿果"好处多多~

吃花生有哪些好处?

1、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花生富含有益于心脏健康的营养素,比如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纤维素和膳食纤维等。这些营养物质可以改善脂质/脂蛋白水平,增强对血糖的控制,从而能够有效抑制炎症。还可以预防由高血压、高血糖等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

2、降压、降固醇

花生中含有大量的亚油酸,这种物质可使人体内胆固醇分解为胆汁排出体外,避免胆固醇在体内沉积,而且花生中的锌元素含量很高,可激活中老年人脑细胞,有抗老化作用。

可以吃一盘醋花生,醋有活血散瘀的功效,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做法也很简单,将半碗带衣的生花生米泡入醋中,7天后取出,每天早晚吃10粒。血压下降后,可隔数日服1次,长期坚持,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一定效果。

3、补气养血

花生之所以能补血,全都是因为那层红皮,也就是花生衣。花生为什么能补血呢?因为它入脾经,可补脾胃之气,而脾既可生血,又可统血,通过补脾胃之气,便可达到养血的目的。

4、护胃

花生对泛酸和嗳气症状确实有较明显改善作用。泛酸与嗳气是胃黏膜分泌过多胃酸所致,而花生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适量蛋白质具有中和胃酸的作用,而适量的脂肪则可以刺激小肠黏膜分泌肠抑胃液素,抑制胃酸分泌。另外,花生含磷脂,对胃黏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花生养胃只针对胃酸较多的患者而言,一般的胃炎患者不能多吃,会加重不适。

日常生活中吃花生并不会给健康带了很多负面影响,但是遇到这几种,一颗都不要吃!

这种花生含超量强致癌物

一颗也不要吃

答案就是:发霉的花生!

黄曲霉毒素经常藏在发霉的食物里,特别是淀粉含量高的食物里,如花生、玉米等,淀粉在高温和潮湿的环境下会滋生导致肝癌的黄曲霉菌。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花生发霉了,建议全部扔掉,而不是仅扔掉发霉的部分,因为即使扔掉霉变部分的花生,其他的花生可能已经被黄曲霉毒素污染了,依然存在致癌的可能性。

土榨花生油也是健康隐患重灾区

土榨花生油没有精炼,杂质非常多,往往还含有超量的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不管长期吃、短期吃,对身体都有害。如果长期少量吃,容易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得肝癌;如果短期吃进去太多,会引起急性中毒,出现发烧、呕吐、厌食、黄疸、腹水、下肢浮肿等肝毒性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肝功能衰竭而致死。

花生怎么吃更健康

1、吃花生别贪嘴

花生油脂含量高,食用过多容易导致肥胖,每天食用15克~20克左右为宜,如果不带壳,大概为15粒左右。

注意:患有痛风、胆囊炎、糖尿病、消化不良、胃溃疡的人,不宜吃太多花生。

2、水煮花生是首选

吃花生选择水煮、炖或熬粥的方式为佳,这种做法没有经过油炸或烘烤,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花生的原始风味和营养。

水煮五香花生

将花生米清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没过花生米两倍的水,放入盐、香叶、八角、桂皮、花椒、十三香粉、一点老抽上色,搅拌均匀。中火煮开后转小火,煮一个小时左右。最好是浸泡过夜,更入味~

3、花生要密封保存

花生很容易滋生霉菌,因而存放也是有技巧的。建议买回来的花生最好置于太阳底下晒晒,把花生彻底晒干,再用塑料食品袋或瓶子密封,并加入一小包花椒、茴香子(防止生虫),放在干燥通风处,尽早吃完。一旦发霉,就千万不能吃了!

4、油炸花生要少吃

多味花生、紫薯花生、油炸花生等,经过反复油炸或烘烤,除了热量高之外,大量B族维生素被破坏,蛋白质、纤维素和新鲜花生衣也会部分碳化,营养价值会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