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空军配合下,美军B-2在北大西洋测试“快沉”炸弹

2025-09-11 18:30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山猫】当地时间9月9日,美国空军发布一则新闻稿,称与盟国挪威合作在挪威海测试了"下一代海上精确打击能力"。消息中还附带了一系列照片,包括根据"快速击沉"(Quicksink)计划改进的2000磅级GBU-31"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以及测试中动用的B-2隐身轰炸机。美国空军一直寻求将JDAM炸弹上开发的Quicksink,作为一种低成本的对海打击武器使用。此外,照片还显示了一些500磅版本的GBU-38 JDAM,但是否为Quicksink版本则并不清楚。

准备在测试中挂载的GBU-31 Quicksink 美国空军

美国空军表示,这次测试在与挪威空军合作下于本月3日进行。在测试中,B-2投放GBU-31在挪威海击沉了一个"未指明的海上目标",来自挪威空军的照片显示了B-2在挪威F-35A伴航下投放Quicksink的场景。

B-2在挪威空军F-35A的伴航下投放GBU-31 Quicksink 挪威空军

除挪威F-35A之外,一架同样属于挪威的P-8A海上巡逻机也曾与B-2和F-35编队飞行,但并不清楚是否直接参与了相关测试。据"战区"(The War Zone)网站的报道显示,一架B-2上周从密苏里州怀特曼空军基地飞往北欧,当时互联网用户追踪到了这一动态,媒体也曾向美国空军询问了更多相关信息。

除F-35A外,挪威还出动了P-8A参与编队飞行,但并不清楚是否直接参加了此次测试 美国空军

JDAM,即"联合直接攻击弹药"是美国空军、海军和陆战队航空兵的主力精确制导炸弹家族,在多种500磅、1000磅和2000磅规格航空炸弹基础上,通过在炸弹头尾加装制导套件改装而来。美国空军发布的另一组图片中,一枚炸弹尾部制导套件尾翼上写有"仅用于Quicksink"(QUICK SINK ONLY)字样,表明该炸弹使用了特殊配置的尾部套件,以配合炸弹前部全新的红外引导头,这与常规JDAM的卫星制导不同,也不同于需要持续激光照射的LJDAM(Laser-JDAM,即激光制导版本)。

尾翼上喷上了"QUICK SINK ONLY"字样,这可能意味着它使用了相对独有的尾部套件 美国空军

此次并非首次由B-2投放Quicksink炸弹,去年"环太平洋2024"军演期间,已有B-2使用Quicksink在SINKEX演习中投放Quicksink,击沉了位于夏威夷考艾岛以北海域的退役两栖攻击舰"塔拉瓦"号。今年的测试则更指向由盟友和其他平台配合下,使用Quicksink的可行性。

根据美国空军的描述,Quicksink在飞临目标上空之前,使用GPS辅助惯性导航结合的方式进行中段制导,参考标准JDAM的能力,炸弹能以无动力的形式滑翔约15英里(约24.1千米)。随后炸弹引导头传感器获得的信息与目标数据库中的尺寸外形进行对比,以识别目标,最后尾翼套件修正炸弹航向,使炸弹在目标船体下方水中爆炸,而目标信息也可以由其他外部来源提供,无需直接由载机本身探测和发现目标。

美国空军在新闻稿中表示,此次测试除了验证弹药本身的能力外,还验证了飞机平台的"持久优势",包括隐身性、航程和挂载灵活性,B-2在这当中发挥了核心作用。"战区"网站的报道提到,B-2高达6万磅(约27.2吨)的最大载弹量和容积巨大的弹舱,理论上能够一次性携带多达80枚500磅级的JDAM,而隐形轰炸机可以在尽可能靠近目标舰船的情况下投放炸弹。

另一方面,基于JDAM开发的Quicksink挂载平台适配性强,又能为美军及其盟国战术飞机提供相同的反舰攻击手段,较为轻型的战机也可选择使用500磅GBU-38级别的版本。非隐身战机则可以用于攻击已经受损失去防空能力的小型舰艇、自卫手段较差的运输舰艇或者民用船只。

在这一对海武器项目上,低成本是美国空军所追求的主要目标,常规JDAM制导套件的价格长期维持在2至3万美元之间,用于改装的库存常规航空炸弹则相当便宜,此前开发厂商AFRL曾向媒体透露过,Quicksink专用的导引头成本达20万美元,相比"鱼叉"等价格超过百万美元级的反舰武器仍属便宜,但他们的目标是在产量提升后降至5万美元左右。此外,由于还有为JDAM增加投放距离至45英里(约72.4千米)的滑翔套件,可以用于提高载机平台的生存能力,此外波音还在研究带有辅助动力的JDAM套件(Powered JDAM),使其化身为某种"简易巡航导弹",这些理论上都可以用于未来的Quicksink项目当中。

尽管这些潜在的增程手段使得来自载机之外的目标数据更加重要,比如其他军种或盟友国家F-35或P-8等飞机传感器的信息,不过目前尚无确切证据证实Quicksink具有弹上数据链设备,能够在投放后继续接收目标的更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