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2026 年楼市展望:分化加剧,结构性机会凸显
综合行业数据与政策导向,2026 年楼市将呈现 "整体趋稳、分化加剧、存量主导" 的特征。从市场规模看,中指研究院预测,中性情形下 2026 年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约 6%,降幅较 2025 年收窄,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约 11%,新开工面积下降 9%,供给端缩量将有助于库存消化,推动供求关系逐步改善。
在市场分化方面,"好城市 + 好房子" 的结构性机会将更加明显。核心城市由于人口集聚力强、改善性需求旺盛,市场韧性更强,而三四线城市可能面临库存高企、需求不足的持续压力。企业分化也将加剧,头部房企凭借资金、资源优势,拿地占比持续提升,2025 年前 10 月 TOP10、TOP20 房企拿地金额占比相比 2021 年提升超 10 个百分点,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同时,行业将加速从 "增量时代" 转向 "存量时代",城市更新、存量资产盘活(如 REITs 发行)、长租公寓运营等领域将成为新的增长点,房企 "轻重并举" 的发展战略将成为主流。
对于购房者而言,2026 年将是 "上车" 的窗口期。随着房价回调与房贷利率降至历史低位,购房成本已处于合理水平,但需警惕出险房企的项目风险,优先选择财务稳健的房企与核心区域的优质项目。对于投资者,应摒弃 "炒房" 思维,聚焦核心城市的改善型住宅与存量资产运营项目,理性看待行业收益预期。
结语:风暴中的转型与重生
万科的债务展期事件,是中国房地产行业转型期的一次 "成人礼"。它标志着高杠杆、高周转的旧模式已走到尽头,行业必须回归 "现金流优先、质量优先" 的本质。2026 年,楼市将在调整中蓄力,在分化中破局,政策支持与市场出清将共同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对于房企而言,唯有主动收缩规模、盘活资产、优化债务结构,才能在这场变革中存活;对于市场而言,风暴过后将迎来更健康的信用生态与供求关系。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不会消失,但将以更稳健、更可持续的方式存在,成为 "十五五" 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