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大陆方面先把自己的态度摆在明面上。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在例行记者会上重申,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就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整个中华民族最有利。换句话说,在北京眼里,大框架早就写好,不会为岛内政客的临时话术去改剧本。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民党副主席萧旭岑抛出"一国两区"的说法。他强调,郑丽文的两岸路线,就是回到"宪法","宪法"就是"一中宪法",而这个"宪法"是"中华民国宪法",他口中的"一国"也是"中华民国"。萧旭岑表示,只有回到这个包含"一国两区"规定的"宪法",才能确保和大陆有共同政治基础。
萧旭岑把"一国"解释成"中华民国",大陆不可能接受这种诠释,所以至今没有对他这番话做出正面回应。不是没听见,而是没必要接招。外界注意到,大陆真正坚持的是"一个中国原则",不是谁口中的"两国论"变体。不过,从字面上看,"一国两区"里毕竟有个"一国",这一点让北京没有完全排斥的必要,只是当中必须刻意保持一个模糊空间,不会给出清晰、具体的承认。
围绕"一国两区"和"一国两制"的讨论,在岛内早就存在。有人刻意强调"区",有人刻意淡化"制"。按照原本的定义,"一国两区"与"一国两制","一国"是交集,"两区"指的是中国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两制"则是两种不同的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