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引狼入室"动作不停,近日,菲律宾外长拉扎罗在布鲁塞尔出席第四届欧盟与"印太地区"部长级论坛时,公然拉拢欧盟27国加入南海联演,寻求欧盟派兵相助菲律宾,以在南海问题上加强对华协调与应对。拉扎罗声称,欧盟成员国舰艇穿越南海、到访菲律宾等行动,为双边关系带来"强劲动力",欢迎欧盟成员国以观察员身份加入海上联合演习。

怎么来看这件事?明显能够感觉到菲律宾马科斯政府意图搅局南海的险恶用心,其目的至少有3个:第一,弥补自身短板,增强博弈筹码。马科斯政府自己心里清楚,单凭菲律宾自身的实力,根本无法单独与中国抗衡。拉拢欧盟加入在南海的联合演习,可以让菲律宾在与中国的南海对峙和谈判中增加话语权,继而迫使咱们在相关争议问题上让步;第二,推动议题"国际化",打破双边解决路径。马科斯政府不停的"引狼入室",就是想将南海问题"国际化",借机制造 "国际社会广泛关切南海问题" 的假象,打破中菲双边协商的既有模式,让南海问题成为多方介入的复杂议题,从而借助国际舆论和多国压力向我国施压;第三,换取经济利益,应对国内困境。菲律宾的香蕉、椰子等农产品依赖出口,而欧盟是重要市场。马科斯政府拉拢欧盟就是希望以南海问题合作,换取欧盟在自贸谈判、农产品关税等方面的让步,以此给国内农民和相关产业一个交代,缓解国内经济压力,同时也能转移国内民众注意力,缓解执政压力。

有意思的是,就在马科斯政府极力拉拢欧盟的时候,作为菲律宾背后最大的支持者,美国这边却先打起了"退堂鼓"。在这之前,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就曾公开表态,"美国不寻求和中国发生冲突,美国的任务是保障自己的战略计划"。乍一听,赫格塞思的这番表态貌似挺积极的,但现实情况显然没有这么简单。美军的这种"示弱",既非真正的和平善意,也不是彻底的战略退缩,而是实力对比变化下的务实权衡。结合以往美国说一套做一套的表现,我们完全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判断美国是否真的想避免冲突,关键不在于其口头承诺,而在于能否停止拉拢盟友围堵中国、停止在台海和南海等问题上的挑衅动作,将和平表态转化为实际行动。

正是基于这一点,即便是美国强调"不寻求和中国发生冲突",但解放军在南海方向从未松懈。既然菲律宾一意孤行在南海搅局,那解放军也绝不客气,已经开始算账了,不久前,解放军南部战区组织轰炸机编队就在南海进行例行巡航。当时正值美日菲在南海进行所谓"多边海上合作活动",解放军的这一行动明显释放出了不同寻常的信号:
首先,明确划下主权红线,警示侵权挑衅行为。这次出动的轰-6K、轰-6J等机型,可实施饱和攻击,即便是大型水面舰艇也难逃脱,且轰-6J挂载的鹰击-12导弹等装备能实现南海全域覆盖;其次,彰显体系战力,强化主权维护底气。这次巡航还检验了轰炸机编队与航母战斗群的协同作战能力,意味着我国维护南海主权的作战手段更趋多样化,体系化防御和反击能力持续升级,为捍卫南海和平稳定筑牢了军事根基;最后,反制域外介入,打破势力干涉企图。解放军的这次行动不仅是警告菲律宾,更是对美、日等试图插手南海事务的域外国家的强硬回应,明确传递出南海问题无需外部势力指手画脚的强硬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