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壮大耐心资本"。同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如何培育和壮大耐心资本,成为社会各界探讨的一个重要议题。
从全球实践看,养老金、保险资金是耐心资本的重要来源。我国养老金体系经过30多年发展,广义口径的养老金规模超过16万亿元。在当前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如何打通养老金股权投资的堵点痛点,推动更多养老金转化为耐心资本,畅通"科技-产业-金融"循环,是本文重点研究的问题。
养老金与耐心资本的契合度
耐心资本是一种专注于长期投资的资本形式,不以追求短期收益为首要目标,而更重视长期回报的项目或投资活动,通常不受市场短期波动干扰,是对资本回报有较长期限展望且对风险有较高承受力的资本。概括看,耐心资本具有资金期限长、稳定性高、风险承受能力强、注重外部性等特征。而养老金的特性与耐心资本在多个维度上呈现出高度契合。
首先,期限方面,养老金旨在为人们退休后提供长期的经济保障,其资金存续周期往往长达几十年,从人们开始工作缴费直至退休后多年持续领取,这与耐心资本追求长期投资、愿意跨越较长时间周期来获取收益的特性相契合。
其次,稳定性方面,养老金资金来源相对稳定,企业和职工按照规定定期缴费,为其形成了持续且稳定的现金流。同时支出端,养老金的领取也有相对固定的规则和节奏,不会出现短期内资金规模剧烈波动的情况。这种特性使其可以像耐心资本一样,以更从容的姿态布局长期资产。
再次,风险承受方面,养老金的长期属性以及庞大的资金规模,使其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承受短期的市场波动,并通过多元化的资产配置来分散风险。而耐心资本同样以价值投资为核心,对短期资产价值的变动有较高的容忍度,两者理念高度契合。
最后,外部性方面,养老金作为一种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资金,除了经济收益外,还会考虑投资的社会效益,例如对环境、就业、地区发展等方面的积极影响。耐心资本同样如此,二者在投资决策中都会兼顾社会责任这一重要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