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通养老金股权投资的堵点痛点 壮大耐心资本?(3)

2025-07-21 11:19  中国保险杂志

三是建立有效的投资决策机制,取得良好收益。社保基金开展股权投资,坚持优中选优的原则,审慎选择投资项目和股权基金管理人,形成了一套相对有效的决策机制。以基金投资为例,社保基金对管理人的选择建立了严格的筛选标准,不仅关注历史业绩与投资策略,还会研究业绩是否由对应的投资策略创造,同时还收集管理人的投资决策流程,考察决策机制是否科学。在严格的决策机制下,社保基金股权投资取得了良好成效。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发布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2023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资产总额30145.61亿元,从投资收益来看,2023年基金投资收益额250.11亿元,投资收益率0.96%。自2000年8月成立以来的年均投资收益率为7.36%,累计投资收益达16825.76亿元。

2.基本养老保险结余规模大,但用于股权投资少

基本养老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由政府主导,覆盖范围广,主要发挥"保基本"作用。2023年末,全国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结余7.82万亿,其中城镇职工结余6.36万亿,城乡居民结余1.45万亿。

当前政策层面允许基本养老保险参与股权投资。根据2015年8月出台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各省养老基金结余额,预留一定支付费用后,结余委托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运营。同时该办法明确养老基金投资范围包括股权,可参与央企及子公司、地方龙头企业改制上市的股权投资,投资比例上限为20%。

但实践中,基本养老保险参与股权投资较少。2023年末,在7.82万亿的基本养老保险结存中,委托社保基金会投资运营规模为1.86万亿元。养老基金没有公开披露其投向一级股权的比例,但财报显示,其长期股权投资项为0,部分说明股权投资比例不高。当前地方养老基金年均投资收益率为5%,假如按照社保基金股权投资年化12%的收益率,未来地方养老基金如加大股权投资,收益率将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企业/职业年金的股权投资尚在试点中

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共同构成我国养老金体系的第二支柱。其中企业年金的对象是企业及其职工,由企业自主建立;职业年金的对象是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工作人员,由机关事业单位强制建立。2023年末,我国第二支柱投资运营规模5.75万亿元,其中企业年金3.19万亿,职业年金2.56万亿。截至2024年末,我国第二支柱投资运营规模6.75万亿元,其中企业年金3.64万亿,职业年金3.11万亿。

企业/职业年金通常选聘具有资质的受托机构管理。从投资范围看,当前年金基金的投资范围不含股权,但2014年人社部发文,允许企业年金开展股权投资试点。此后一些保险资管机构相继设立了几支股权型养老金产品进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