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看来,由于整车售价快速调整,直接让消费者的权益蒙受损失,不仅购买后的售后服务缩水,而且还让消费者对主机厂的品牌产生怀疑,这不是所谓的内卷,而是"自杀"。
魏建军指出,无论是隐性减配带来的质量陷阱,还是频繁降价导致的价值崩塌,最终买单者都是消费者。品质与价格的平衡被彻底打破,消费者对单一品牌的失望会迅速演变为对整个行业的信任危机。这种信任崩塌一旦形成,不仅会抑制国内外市场的消费信心,更将长期透支中国汽车产业的品牌价值。
吴迪摄
去年底,恰逢新一年整车厂与供应商的谈判,部分供应商收到整车厂要求其降价的函件,对于这一点,魏建军认为这是行业无序内卷对产业链带来的伤害,"主机厂降价后无限度倒逼供应商降价,逼得供应商现在生存环境很差,还有拖欠供应商货款,回款时间要近一年,供应商生存都成问题"。
当被问及是否会因为讲实话担心被"骂"时,他坦言,"我们尊重资本,但是不能过度的资本化,我们不压榨供应商,跟经销商有健康的合作,我们的员工得到充分的尊重,只要这个行业得到健康的发展,我觉得挨两句骂也值。"
这就像多米诺骨牌,当供应商都无法存活的情况下,魏建军认为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就难以得到保障,"什么样的工业产品降十万还能得到质量保证?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大批降价直接影响了整个行业的盈利能力。去年,汽车行业利润率仅为4.3%,低于下游工业企业6%的平均水平,到了今年一季度,更是跌至3.9%,而在2017年该数字还为7.8%。
因此,魏建军强烈呼吁汽车行业建立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健康竞争机制,只不过即使现在停止"价格战",他预判,"价格战后遗症还将持续六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