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能找到中国稀土替代者吗?美国智库泼了盆冷水:这方面中国太稳了(2)

2025-08-18 16:35  环球时报新媒体

外交关系委员会的专家们表示,这是因为格陵兰岛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导致那里的矿场只能有半天的开工时间,当地同样不足的基础设施又极大地制约了物流,而这些因素进一步推高了当地的开采成本,所以当地眼下只有两个矿场还在进行开采工作,而且并不赚钱。

这家美国智库甚至无奈地打趣说:格陵兰矿产的潜力,恐怕只能停留在"潜力"层面。

最后,是澳大利亚西部的稀土矿。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一篇最新的报道中就表示,澳大利亚政府已经给一家名为Iluka 的澳大利亚矿企提供了高达10亿美元的贷款,希望该企业能够在当地实现稀土的商业化生产。

根据BBC的介绍,澳大利亚政府给Iluka这么多贷款,就是希望这家已经可以开采稀土的矿企,能够完善稀土生产最难的加工精炼环节。该矿企亦信心满满地表示,公司可以在2030年时为西方国家提供"显著"的稀土供应。

然而,澳大利亚的不少网民却并不看好这个项目的前景,理由包括澳大利亚在稀土生产的各方面成本都高于中国,很难在中国面前有竞争力。

去年,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亦在一篇文章中表示,拥有大量矿产的澳大利亚之所以至今还没有成为稀土生产大国,其中一大原因是中国的市场地位太牢固了,而且中国通过在全球布局稀土矿还在定价上拥有了很大的话语权,导致澳大利亚在成本和价格上都不具备商业优势,而且建设精炼厂等基础设施还需要大笔的投资,所以不少原本在澳大利亚搞稀土项目的企业反而在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