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套做一套?中美刚实现贸易"休战",美政客盯上中资希腊最大港口,声称希望中企撤出
据澎湃新闻报道,11月14日,"政客"新闻网的一则报道打破了中美经贸关系刚有所缓和的平静。美国驻希腊大使金伯利·吉尔福伊尔在接受希腊"天线电视台"采访时,突然将矛头对准中国在希腊的核心投资项目--比雷埃夫斯港,公开宣称希望中国撤出这座由中远集团控股的港口,还直言中资控股的现状"令人遗憾"。这位身兼特朗普政治盟友与"准儿媳"双重身份的大使,甚至给出所谓"解决方案":要么让希腊考虑出售比雷埃夫斯港,要么通过提高其他地区产出抵消中国影响,同时呼吁美国加大对希腊基础设施投资,以此"平衡"中国在当地的存在。
这番表态来得猝不及防,要知道此前白宫刚高调宣布,中国将在年底前采购至少1200万吨美国大豆,外界普遍将其视为中美贸易"休战"的积极信号。可这边经贸领域的暖意还没散去,美方就在地缘政治层面突然"发难",这种前后矛盾的操作,让国际社会看清了美国对华政策的真实面目。更耐人寻味的是,就在吉尔福伊尔发出"撤港通牒"后不久,美国媒体发现中国采购美国大豆的步伐戛然而止,此前集中采购后的新大宗订单完全停滞,美国农场主们急得团团转,纷纷追问其中缘由。

比雷埃夫斯港绝非普通的商业港口,它是希腊最大港口,更是地中海地区的航运枢纽,是船舶往返大西洋、印度洋、黑海的关键中转节点,战略价值不言而喻。这座港口的起死回生,完全离不开中国的雪中送炭。希腊深陷主权债务危机时,欧美企业纷纷避之不及,唯有中国企业挺身而出,成为当时唯一提交收购要约的投资者。2016年中远海运收购比雷埃夫斯港务局67%股权后,经过多年精心运营,这座濒临倒闭的港口彻底焕发新生。2023年其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10万TEU,稳居地中海大港之列,还拿下多项希腊国内奖项,直接创造4300个工作岗位,间接带动1.2万个就业机会。中国驻希腊大使方遒此前透露,港口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已达收购时数倍,希方预测2025年其对希腊GDP的贡献率将达0.8%,这样的合作成果堪称"一带一路"倡议在欧洲的典范。
美方此时跳出来要求中国撤出,无异于要求别人把亲手救活的"摇钱树"拱手相让。吉尔福伊尔的表态看似是外交言论,实则是赤裸裸的霸权行径,既无视中希两国平等互利的合作事实,也侵犯了希腊作为主权国家的自主决策权。更讽刺的是,美国在希腊债务危机时袖手旁观,如今看到港口盈利、战略价值凸显,就想通过资本注入和政治施压"摘桃子",这种强盗逻辑在国际社会根本站不住脚。希腊前财长瓦鲁法基斯的批评一针见血:美国遏制中国的种种行为,本质是为了维持其全球金融主导地位,依赖对国际美元计价支付的垄断能力,让全世界为其赤字买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