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农历九月已经接近尾声了,即将迎进入农历十月。届时,天气会越来越冷,下雪的地方增多,甚至有的年份这个时候河南反而比东北哈尔滨还爱下雪。

九月三十是九月的最后一天,在我国民间传统文化中被称为是"晦日",因此,当天晚上我们站在地球上是看不到月亮的。
所以,在旧时民间有句老话叫"九月怕三十",明日九月三十,究竟有什么可怕的呢?下面来看看老祖宗是怎么说的!

明日九月三十,有什么说法?
今年九月是有三十的,是大月,不像去年只有农历二十九。农历九月三十过后,我们将迎来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在古代时,不论是皇家贵族还普通百姓都非常重视,就是寒衣节。

在古代,十月是入冬后的第一个月,十月初一是入冬后的第一天,人们要给逝去的亲人送寒衣,表达感恩和关怀。这个习俗,从2000多年前的周代开始,一直延续到现代。所以,大家别忘了给祖先"送寒衣"。

如果大家细心的话,翻看日历我们能够看到,今年农历九月三十这天对应的干支日期是"乙巳年、丁亥月、壬辰日",当天不仅是"晦日",而且还是"建除十二日"中的"执日"。
九月三十是"晦日"
古人把每个农历月的初一称为是"朔日",每个月的十五称为是"望日",每个农历月的最后一天则称为是"晦日"。
其中,朔日这一天,太阳、月亮和地球直线排列,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我们看不到月亮(新月);望日这一天,太阳、月亮、地球直线排列,地球在太阳和月亮之间,月球被完全照亮(满月);晦日这一天,太阳、月亮和地球大致呈一条直线,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近朔月位置),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完全背对地球。

因此,每当"晦日"来临时,我们站在地球上几乎是看不到月亮的,这天晚上会比较晦暗。
《说文解字》中对"晦"字的解释是:"月尽也。从日每声。荒内切"。指农历每月最后一天(月尽之日),因月亮隐而不见得名,字形为"日"旁(表与天象相关)、"每"表声。
在古代民间文化中,"晦"也有晦气的意思,每年的正月晦日我们称之为"初晦",这天在我国民间有"送穷"的习俗,就是要在这天打扫卫生,辞旧迎新。由此可见,"晦日"在古人眼中不算是一个好日子。

九月三十是"执日"
"执日",是我国"建除十二日"中的说法。"建除十二日"是古人总结的一套传统时间体系,和天上的星宿、北斗七星的方位变化相关联。
它包含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十二个名称,按顺序十二天循环一次,每天对应一个"值日"标识,古人会用它来参考日常行事的适宜与否,是过去顺应自然规律的一种生活经验总结。
九月三十是丁亥月中的壬辰日,对应建除十二神中的"执日"。旧时民间有句口诀叫"建满平收黑,除危定执黄,成开皆可用,闭破不相当",这里的黄指的就是黄道吉日,因此,"执日"属于"吉日"。

农历九月三十日,不仅是"晦日",而且还是"吉日",那么这天有啥怕的?下面来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怕远行
农历九月三十已经进入冬天了,从时节上来看,处于立冬到小雪节气之前。此时,寒潮和冷空气频繁南下,天气寒冷,北方部分地区已经出现降雪了。
所以,寒冷的冬天不适合远行,尤其是九月晦日这天晚上,月亮隐没,天色昏暗,视线不好,更不适合远行,容易出现危险。
另外,在古代时可没有我们现在交通这么方便,出一趟远门是一件非常难的事,会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并且,古时候的治安也不好,容易遭遇各种不必要的麻烦,如迷路、遇到野兽或匪徒等。
因此,古人从安全角度考虑,提醒人们远行要考虑全面,选择合适的时机出门,尤其是要避免晦日晚上出门远行,以确保旅途的平安顺利。

二、怕嫁娶
结婚这种大事,通常会被人们重视的,一般都会选择一个双方都认同的吉利日子来举行婚礼活动。
但是,人们又比较好谐音梗和忌讳寓意不好的字。而晦"字有晦气之意,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象征着不吉利、不顺遂。
所以,人们在结婚这种喜庆的事上会有意避免选择晦日这天举行仪式活动。毕竟,人们都希望长长久久、幸福美满,这是人之常情,与其它说法无关。
实际上,现在年轻人不在乎这些,但这种大事往往需要双方父母操持,他们老辈人是比较重视这方面考虑的。

三、怕晴天
我国古代时也没有我们现在这么科学的天气预报系统,判断天气走势是一件非常难的事,不能够做到精准。但是,他们通常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发现气候也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例如,他们发现,冬至后,气候将呈现出一个明显的变化规律,而且每年的到来时间都差不多。就像《数九歌》中说的那样:"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因此,古人就形成一种经验之谈(农谚)来判断天气走势,指导农事生产。
农历九月三十(晦日),古人也总结出了很多农谚。如"九月三十日头笑,旱到明年麦子老"、"九月三十晴,冬干春旱苗难青"、"九月三十晴,柴炭堆满城"、"九月三十雨,灶膛无星火"、"九月晦日晴一天,暖到冬至冷到年"、"九月晦日雨淋淋,冬天大雪三尺深"等一些农谚。
大意是说,如果农历九月三十当天是个晴天的话,那么预示着当年冬天可能是个暖冬。反之,如果阴天下雨,则可能预示着是个冷冬。

暖冬是古人不希望看到了,往往预示着来年可能病虫害高发、春旱,以及可能出现倒春寒的天气,对农业生产不利。因此,有了"九月三十怕晴天"的讲法。
总结,明日是九月的最后一天,老人说"九月怕三十",这些习俗和经验都是我们老祖宗的智慧结晶,虽然时过境迁不是很准确了,但我们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的,别给弄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