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那么强大,汉武帝就杀了10多万人,为何匈奴从此一蹶不振?(2)

2025-11-14 16:57  搜狐

草原游牧民族是不断迁移的,新出生的小孩儿长到十几岁才能骑马放牧,在此之前根本就产生不了劳动力,牧场的迁徙过程中,幼小的孩子都是负担。

包括在怀孕期间的女人,至少好几个月不能参与到骑马放牧生产中。

草原上的危险也比较多,不管是狼等食肉动物的直接威胁,还是牛马和羊的踩踏威胁,无时无刻都在威胁幼童的生长,养育一个孩子,草原上的家长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成本。

这些都限制了草原人口的恢复和发展。农耕文明就不同了,成熟的农耕区没有野兽出没,孩子的危险因素比较少。

在那个年代,只要天下太平,能够吃饱喝足,白天完成农耕的人们,晚上并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夜幕降临,老婆孩子热炕头就是最好的娱乐,出生人口也比较多。

男耕女织的社会,女人除了生孩子前后那一两个月,其他时间也可以参加到生产活动中,怀孕并不影响在家里织布做手工。

大孩子长到五六岁,就可以辅助爹娘干农活,大孩子还可以带弟弟妹妹们,并不需要家长付出太多的精力照看。

所以,同样的恢复期,汉初能从人口锐减到汉武帝时期人口充足,又从汉武帝后期人口消耗后,仅仅经过昭宣中兴又可以大军征讨匈奴。

但草原上的匈奴,却很难再恢复,自从被汉武帝连续出击后,就雄风不再,从此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