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政府解除对柬埔寨的国防贸易禁运,这一政策调整距美国总统特朗普调解促成柬埔寨与泰国签署停火协议仅数周时间。

根据美国《联邦公报》发布的官方通知,美国国务卿马尔科·鲁比奥已签署相关文件,终止了自2021年起实施的武器出口限制,理由是"柬埔寨在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全方面作出不懈努力,并重申与美国在防务合作、跨国犯罪打击等领域的合作意愿"。
此次禁运解除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
2021年,美国前总统乔・拜登政府以相关治理问题为由,将柬埔寨列入武器出口禁运名单,同时实施军民两用技术出口管制,这一举措导致美柬防务关系陷入停滞。
而柬埔寨与泰国的边境争端由来已久,两国在部分边境区域的领土主张存在重叠,历史上曾多次因边界问题引发武装冲突,2025年7月爆发的新一轮冲突更是导致地区局势持续升温,双方在边境部署重型装备,给当地民众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为化解这一危机,特朗普政府积极介入调解。
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专门会谈中,特朗普与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共同见证了柬埔寨首相洪玛奈与泰国总理阿努廷签署停火协议。
根据协议内容,两国同意从边境冲突区域撤出重型武器,设立联合观察机制确保停火执行,并开展排雷合作以清除边境地区的安全隐患。
泰国方面还宣布释放18名战俘,为双方重建互信奠定基础。
洪玛奈在签约仪式上明确表示,为表彰特朗普在推动和平进程中的关键作用,已正式提名其角逐诺贝尔和平奖。
在停火协议达成后,美柬防务互动迅速升温。
10月31日,美国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思在马来西亚会见柬埔寨副首相兼国防大臣狄西哈,双方达成重要共识,同意重启中断多年的双边首要军事演习。
赫格塞斯表示,此举是"美柬关系重回正轨的重要信号",将为两国深化安全合作搭建平台。
这位2025年1月经参议院批准任职的国防部长,曾在美国陆军国民警卫队服役,拥有丰富的防务领域经验。
根据美方最新政策,解除禁运后,美国对柬埔寨的武器销售将采取"逐案审批"原则,具体合作范围和规模尚未明确。
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东南亚问题专家格雷戈里・波林分析指出,此次政策调整更多具有象征意义。
他表示,柬埔寨近年来已建立起相对独立的防务装备体系,短期内未必有大规模采购美国先进装备的需求和能力。
波林进一步解读称,美国此次举动延续了其历届政府寻求与柬埔寨重启合作的传统模式,而特朗普政府对相关议题的关注度相对较低,可能让这一轮合作窗口期更具可持续性。
不过他也强调,两国关系能否真正实现突破性进展,仍需后续实际行动检验。
目前,美国国务院与柬埔寨驻华盛顿大使馆均未就禁运解除后的具体合作计划作出进一步回应,国际社会将持续关注这一政策调整对东南亚地区安全格局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