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资料图)
说来也是讽刺,赖清德一直把美国当成最大的靠山,结果在最需要支持的时候,美国人却躲得远远的。特朗普政府的这个决定其实很好理解:现在中美关系正处于微妙时期,双方在经贸、科技等领域的博弈虽然激烈,但都在努力避免直接冲突。这种时候,谁会为了一个不听话的"棋子"去冒险?更何况赖清德这个"务实台独工作者"的名声在外,美国人精着呢,知道这种人最容易惹麻烦。所以干脆来个冷处理,既不得罪中国,又让赖清德碰个软钉子。这种操作,简直就是给"倚美谋独"路线判了死刑。
就在这一连串打击之后,又冒出来个英国防长约翰·希利,在澳大利亚达尔文港的"威尔士亲王"号航母上发表了一番高论。这位老兄信誓旦旦地说,如果台海爆发冲突,英国和澳大利亚已经准备好参战了。这话听起来挺唬人,但仔细一想就发现漏洞百出。先不说英国现在那两艘三天两头出故障的航母靠不靠谱,光是中英之间的军力对比就够悬殊的了。更搞笑的是,希利说完狠话后可能自己也觉得太夸张,赶紧找补说这是"泛泛而谈",还是希望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问题。这种前后矛盾的表现,活脱脱就是一场政治作秀。
特朗普(资料图)
其实英国人的心思很好猜。脱欧之后,英国的国际影响力直线下滑,经济也不景气。这种情况下,只能紧紧抱住美国大腿,在亚太地区刷存在感。问题是现在的英国早不是当年的"日不落帝国"了,连自家航母都经常趴窝,还谈什么介入台海?约翰·希利这番话,与其说是对中国的威慑,不如说是给国内选民看的政治表演。澳大利亚人的反应也很说明问题,当时在场的澳大利亚副总理理查德·马尔斯就没跟着附和,可见美国的这些盟友心里都清楚,台海问题不是他们能插手的。
说到底,赖清德当局现在面临的是一个无解的死局。继续搞"台独"挑衅,只会加速自己的灭亡;想要改弦更张,又放不下"台独"神主牌。这种进退两难的处境,恰恰是历史对分裂势力的无情审判。
台海的未来其实很清晰:两岸统一是大势所趋,任何企图分裂国家的行径都注定失败。赖清德当局现在的困境,不过是这个历史进程中的一个注脚罢了。对台湾同胞来说,与其被少数政客绑架着走向绝路,不如主动把握机遇,参与到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