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红利即将见顶毛利率下滑 绿源集团加码海外市场能否逆袭

2022-12-12 10:41  投资者网

《投资者网》吴微

近日,绿源集团控股(开曼)有限公司(下称"绿源集团")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拟申请港股上市。若绿源集团能顺利发行,这将是继小牛(niu.US)、爱玛科技(603529.SH)之后,又一家完成资本化的电动自行车企业。绿源集团如能顺利上市,在国内销量前9的电动自行车企业中,只余台铃、立马、小刀等4家企业还未实现资本化。

电动两轮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市场的发展很大程度受益于政策的变化。2000年前后的禁摩令、2003年的"非典"、2004年正式将电动自行车定义为非机动车,这些无疑为电动自行车提供了发展机遇;2019年颁布的新国标,则在加速出清中小企业、提高行业集中度外,也让电动自行车行业迎来了第二春。

行业红利即将见顶毛利率下滑 绿源集团加码海外市场能否逆袭

新国标的颁布,一方面催生了巨大的电动两轮自行车替代需求;另一方面,标准的详细化,压缩了产品创新的空间,同时也让部分无法获得认证的企业被淘汰,从而提高了行业集中度。据统计,到2021年末,头部的雅迪控股(01585.HK)、爱玛科技(603529.SH)市场占有率已分别达到了27.9%与16.8%。

虽然2021年销量国内排名第六,但国内市占率仅有3.9%的绿源集团,又能否依靠港股上市的机会,实现销量的大幅提升呢?

行业竞争激烈

电动自行车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95年前后。不过,彼时行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也未形成集群;而受续航及摩托车同质化竞争影响,电动自行车的发展前景并不明朗。但自2000开始,禁摩令开始在全国推广,电动自行车行业迎来第一轮发展机遇,也逐渐形成了无锡、浙江、天津三大产业集群。绿源集团正是在这背景下,于2003年由有深厚理工科背景的倪捷、胡继红夫妻二人在浙江成立。

绿源集团成立后不久,电动自行车就因"非典"影响以及正式被纳入非机动车合法车型而销量大增。2013年-2019年,受生鲜物流市场崛起影响,电动自行车市场进入了新一轮发展时期,而随着头部企业在价格、渠道等领域的竞争,行业集中度也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