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暴跌,截至5月5日晚,WTI原油跌至55.6美元每桶,布伦特原油跌至59.6美元每桶,创下4年新低。要知道,10个月前,这一价格仍在80美元的高位,如今已暴跌超过25%。这场剧烈波动无疑会在全球经济的湖面上激起千层浪。忍不住让人思考,这对世界各国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深入探究后发现,国际油价暴跌主要有三大原因。首先,新能源替代进程加快,石油需求逐渐见顶。从2001年到2020年,石油在全球能源中的占比从38%下降至31%,而光伏、风能等新能源占比提高至6%。国际能源署和欧佩克预测,未来10年全球石油需求可能达到顶峰。这意味着,未来无论石油生产国如何增产,全球各国都难以消化新增的石油供应,不再需要那么大的增量。其次,全球经济增长疲软,石油需求增长乏力。21世纪头20年,全球年均经济增速可达3.7%,但自2020年以来,尤其是特朗普挑起全球关税战后,全球经济陷入困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8%,而欧佩克也下调了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量。石油用途广泛,不仅用于制汽油,还在工业生产的方方面面都有涉及。随着全球经济的缓慢发展,投资、消费停滞不前,工厂减产,石油需求自然不断萎缩。此外,石油国增产打起了价格战。全球并不缺乏石油资源,沙特、阿联酋等欧佩克成员国的产能足以支撑全球石油消耗。而且欧佩克国家之间互相猜疑,表面约定控制产能,实际可能都在偷偷增产抢占市场。其他玩家也想分一杯羹,如美俄以外的拉美地区深海油田产能扩大和非洲大量散装小型油田产能。非洲大量散装小型油田产能甚至还未大规模开发,北极地区也有13%的石油储量等着被发掘。当供给远大于需求时,产油国为了抢夺市场份额只能进行价格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