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煮四五百斤米粉,卖近千张飞饼,湖南博物院带火周边餐饮
金黄的香蕉片在空中划出弧线,铁板上的飞饼滋滋作响。5月7日中午,湖南博物院西门外的飞饼摊前,广东游客林女士举着手机录像:"在长沙看文物,还能看'飞饼杂技'!"店员手腕一抖,面饼翻飞间裹住果肉,这份烟火气的热闹,正是湖南博物院"五一热"的余温。
2025年"五一"期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超6049.19万人次,较2024年"五一"期间参观人数增加了879.87万,同比增长17%,创历史新高。这股"文博热"不仅点燃了文化消费,更催生出独特的"舌尖经济",催热了周边餐饮--一天煮掉四五百斤米粉、卖出近千张飞饼。5月7日,潇湘晨报记者走访湖南博物院附近餐饮店,了解到五一期间庞大的客流量,让周边餐饮店迎来的"幸福烦恼"。
中午12点,湖南博物院西门一家卖长沙臭豆腐与飞饼的店铺门口排起长队。"香蕉飞饼卖得最快,五一假期这几天,每天可以卖上千份。"店员边盛菜边向记者介绍,其中大部分是来自广东的游客,"他们偏爱清淡口味,不过长沙特产臭豆腐也有人尝试。"
博物院外的文创品更显巧思。西门对面一条街上,随处可见写有《沁园春·长沙》相关词句的文创扇子,还有长沙特色的冰箱贴、挂件等纪念品,也备受游客青睐。
"上午看辛追夫人,中午吃湖南米粉、浏阳蒸菜,下午集文物印章--这才是完整的博物馆体验。"从深圳来的游客陈女士,拖着装满文创的行李箱在茶颜悦色排队,"西门还有一家茶颜悦色,这也是来长沙必打卡的地方。"
△湖南博物院西门附近的粉面馆,店员告诉记者五一假期每天煮的米粉面条有四五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