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7月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5.2%、50.8%和47.8%,国际市场份额均位居世界第一。
这份"成绩单"来之不易。今年以来,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多发散发,有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这些对制造业平稳运行带来影响。我国各大造船企业积极应对挑战,稳扎稳打保生产,纷纷布局高端海洋装备制造,彰显出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
受疫情影响,4月以来上海一度按下"暂停键"。近日,记者走进位于上海的长兴岛和外高桥造船基地,看到一艘艘巨轮有序排开,按照各自的生产节拍步步推进,多船同造但秩序井然。自4月26日,中国船舶集团位于上海的江南造船、沪东中华造船、外高桥造船复工复产以来,快速转入"生产模式",统筹好防疫与生产,保证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以沪东中华造船为例,复工复产以来已交船7艘。其间,沪东中华交付了中国自主设计全球最大24000TEU级集装箱船"长益"号、浅水航道8万立方米第四代江海联运型LNG船,开工了全球最新型中国第五代大型LNG船……
7月8日拍摄的"海巡08"轮(无人机照片)。当日,我国具备深远海测量能力的专业海道测量船"海巡08"轮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下水。新华社记者丁汀摄
在我国北方造船重镇大连,记者看到一艘新型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正在加紧建造,该船是集开采石油、进行油气分离、处理含油污水、原油产品的储存和运输等功能于一体的"海上油气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