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造船数据看中国经济韧性(3)

2022-08-23 09:46  新华社

优良的船舶性能也获得了国际市场认可,据介绍,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74%,新承接的大部分订单是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批量化订单。该公司目前手持船舶订单达到70多艘,总价值超过500亿元。其中,有近40艘、价值约200亿元的订单为新型双燃料绿色船舶订单。

中国是世界造船大国,上半年造船"成绩单"可谓亮眼。2022年1至6月,中国船舶集团船海业务累计交船艘数、载重吨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52.3%、54.1%,顺利实现完工交船"双过半"。承接新船订单超过1000万吨,已提前完成年初确定的年度接单目标。其中,中高端船型占比近80%,大型LNG船全球市场份额首次位居全球第一,江南造船、大船集团实现大型LNG船首单突破。

海运承担了我国约95%的外贸货物运输量,造船数据反映出疫情之下全球航运市场对我国造船业的强烈信心。交船不断、接单如潮,我国造船业也以强大的发展动能彰显中国经济韧性。

杨志忠表示:"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中国造船业的竞争力已经今非昔比,与日本、韩国的差距正在缩小,迎来了由大到强的转型升级。"

"船舶工业高度国际化,产业链长、技术密集、辐射面广,是我国最早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重大装备工业之一。"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彦庆说,当前,船舶工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围绕"绿色、低碳、智能"发展出台的新规范、新技术、新产品日新月异,中国船舶工业将积极主动参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坚持创新驱动,努力成为全球船舶行业发展的推动者和引领者。(记者:缪异星蔡拥军张博群郭翔田建川贾远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