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率超七成,大宋对外战争“胜多败少”,为何还被戏称为弱宋?(6)

2025-09-08 13:42  360kuai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是宋代对于文治的态度。宋代之所以"重文轻武"和之前唐朝的灭亡原因有关。唐朝"藩镇割据,武夫治国"国家被这些拥有兵权的人篡夺,包括赵匡胤自己,都是以武将的身份抢夺的江山。所以宋朝在政治和制度上对于武将更是限制多多,甚至不惜"以文治国"。

自以为学习到了经验的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从而奠定了整个宋朝的政治发展基调。尽管宋朝在军事实力上不如其他国家,但不可忽视的是,在宋朝其经济与科技文化都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正所谓"登峰造极于赵宋一世"就是这么来的。

宋朝的宋太祖赵匡胤在建国初期就把地方的权利全部收归于中央了,导致地方没钱也没兵,甚至是以文官担任高级将领的职位。宋朝也将"科举制"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痴迷于文官的选拔,并且,为了笼络文官的心,宋朝从未发生过官员被斩首的事情,大量的文官官员发展到后来,也出现了腐败的问题,对后来宋朝的财政方面是个极其不利的影响。所以说,宋朝是"兴也在文,亡也在文"。

三、宋朝对外战争虽然胜率较高,但这是基于一味防守的基础上的,赢了,损兵折将,输了,立刻一无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