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两件事,朱祁钰算是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可。接下来就要考虑抵御也先的事情了。
因为已经决定和也先死磕到底了,那么就相当于此刻明朝内部已经做好了放弃明英宗的准备。既然做好了这个准备,官僚集团就想着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先把皇帝给换了,防止临时生乱。
那么立谁就成了一个问题。如我们刚才所说,经过是够南迁和王振一事,大部分大臣已经对朱祁钰产生了认同。于是他们就一起上书,他们说:"国有长君,社稷之福",用这个当做理由劝说孙太后立朱祁钰为帝。而至于有人说为什么不立英宗的儿子朱见深为帝,刚才已经说了,他这个时候才三岁,根本没有能力执政,解不了大明朝此刻的燃眉之急。而且大臣们用这个作为理由,就是为了防止立他为帝,拥戴朱祁钰成功上位。
他们这么一说,孙太后也只好同意,毕竟也是自己的亲儿子,就劝说朱祁钰登基。朱祁钰再三推辞,最后还是登上了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