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气温骤降,心血管病患者如何护心?秋日保养技巧,请收好!

2025-10-17 16:55  头条

秋季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增大,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温度的变化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从而容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急性事件。心血管患者秋季如何养生?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二科李雅婧主治医师为您科普。

饮食调养:润燥养心,清淡为宜

1."润"字当头,补充水分:秋季干燥,身体易缺水,血液黏稠度增加,会增加血栓形成风险。应主动饮水,晨起一杯温开水,睡前一小杯水,日常少量多次。可适当食用梨、百合、银耳、蜂蜜等润燥食材。

2."淡"字为主,低盐低脂:严格控制盐的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避免血压升高。减少动物内脏、肥肉、油炸食品的摄入,多用蒸、煮、炖等烹饪方式。可适量选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坚果,如核桃、杏仁,但切忌过量。

3.均衡营养,护血管: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西兰花、菠菜、苹果和全谷物,有助于降低胆固醇。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鱼类、豆制品。

运动养生:动静相宜,循序渐进

秋季是运动的好时节,但心血管患者运动需格外科学。

1.遵循"运动处方":建议到医院心脏康复中心进行心肺功能评估,获取个体化的运动处方,明确适合自身的运动方式、强度、时间和频率。

2.首选温和运动:推荐快走、太极拳、八段锦、慢跑等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运动时应感觉周身发热、微微汗出,心跳加快但不憋闷为宜。

3.把握运动时机:避开清晨血压高峰时段,选择下午或傍晚运动更佳。注意保暖,运动后切勿穿着汗湿的衣服在风中停留,以防感冒。

4.融入"微运动":将日常生活中的"微运动"坚持下去,如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多走路、做家务等,减少久坐总时间,同样有益心血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