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灭亡是因为农民起义军?一批德国科学家竟然解开了谜团(3)

2022-12-12 16:00  360kuai

一年半载的干旱倒也没关系,毕竟,国家有一定的积蓄,老百姓家里也有点积蓄,足以应付当前的困难。最可怕的就是连续的干旱气候,导致连年颗粒无收,老百姓就揭不开锅了。上层贵族因为有特权,他们饿不着,也无法对老百姓的困苦感同身受。这时候,饿着肚子的老百姓们就像是一堆干柴,只要有一颗火星迸进来,他们全都会揭竿而起。

很不巧,唐朝末年就遇到了连续干旱的天灾,这一结论并非是通过史书记载得来的。德国科学经经过分析雷州半岛的钻孔岩心,他们认为:约在公元700至公元900年间,冬季风很强,而夏季风很弱。这就预示着:应当雨热同期的夏季降水量变少了,只剩下了热,这将导致干旱。这是德国波兹坦地学研究中心豪格和他的科研小组,于之前在《自然》杂志刊登的论文。

这当然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它取自广东省湛江市西南部的湖光岩玛珥湖。在这个14万年前火山爆发形成的湖泊中,沉积着60米厚的火山泥,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气候环境信息,是宝贵的"天然年鉴"和"自然档案"。而公元700至公元900年间,正是唐朝统治的时间,季风异常的少雨干旱期,对于农耕经济无疑遭到了史无前例的挑战。

即便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封建王朝,他的积蓄也无法应对如此剧烈的挑战。毕竟,在农耕经济的主导下,唐朝没有别的收入去应对这一灾害,也没有现代社会的经济援助。大唐的经济基础也就此遭到了无情的侵蚀,无法应对社会的动荡局面。可以说,唐朝统治时期的农民起义,都有这种干旱气候的影子,特别是像黄巢起义那种规模巨大的农民起义更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