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敏飞分享中
第一种情况,北方少数民族赖以生存的草原物产有限,中原则物产丰富,平时如果双方有交换的话还好说,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双方并不能进行正常交往。有人总结世界上两种人最好战,一种是草原的民族,再一种是岛国民族,这都是因为生存逼迫他们要向外发展,必然也要进行一些战争。我们来讲一些典型的例子。
秦始皇的时候,当时有一个大商人叫乌氏倮,他跟匈奴做生意做得非常好。秦始皇还表扬他,并让他跟当时的一些文官并排上朝,类似现在当个政协委员一样,可以参政议政。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中国人某种程度上对贸易重视的程度。由于草原上不能自足,再加上气候如果不好的话,生存就更困难,它就要来抢。经历过几千年,长城内外大概都是这么一种情况。中原王朝对这种情况当然很恨,也很想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也进行过多次的战争。但在冷兵器时代,跟它的战争确实是处于劣势。
冯敏飞说,自汉朝以后,长城内外的贸易战一直延续下来,到了明朝更加突出。明太祖朱元璋大家都知道他是一片木板都不许出海。在朱元璋时期还是有他特殊原因的。因为那时候他刚刚驱逐元朝,江山不是很稳固。蒙古政权被赶出北京以后建立了北元,而且势力是非常强大的,直到清朝。这是明朝对北方的一种情况。